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有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同时期的许多杰出思想家,虽然互不知晓,但是他们思考的问题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下列属于在当时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的思想观点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主张顺应自然  ③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④“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武后年间,御史大夫李承嘉曾经召集诸御史责问道:“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御史萧至中对曰:“……若先白大夫而许弹则可,如不许弹则如之何!即劾(御史)大夫者,又白谁哉!”李承嘉无以为答。这反映出当时

A.御史不能弹劾丞相一级的官员
B.御史大夫和御史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不再存在
C.监察活动愈来愈受皇帝的直接控制
D.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形成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年间,商人经常亲自到福建沿海田间包买荔枝,然后长途贩运,甚至运往法国。对以上历史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海外贸易繁荣,商品已经远销到西欧
B.商业资本控制了农业生产
C.荔枝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D.贩运工具已具备一定的保鲜技术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
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四个方面论述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给的信息认识不正确的是

A.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鼓动前进的作用
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报纸凸显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精神
C.国共双方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
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以牵制日军,配合国民党友军协同作战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以上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道路内容相同    ②领导力量相同   ③面临的社会矛盾相同  ④依靠力量相同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国别统计:百万美元》,指出第四组统计结果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有关中国工农业发展的数据能反映

年份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亿元)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亿元)
483.9
583.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827.2
1287.5
1387.9
 

 
A.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B.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协调
C.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提出、确立到完善,经历了比较长的过程。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B.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原则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提出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D.中共十五大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下列有关历史史实的先后排序应该是
①《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
②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①丝绸、宝石、香料等欧亚旧大陆间的有限的奢侈品交易已转变为大规模必需品贸易
②新大陆作为全球性经济体系的原料生产区的地位而存在
③工业革命兴起,三角贸易清晰可见,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
④《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情在通常情况下由联合国安理会来决定的是
①要求交战两国立即停火
②推荐联合国秘书长人选
③《联合国宪章》生效
④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解放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其理论依据却是依据古礼制,不脱离天理之说与纲常伦理之教,却正是源于主流思想儒学,并没能真正解决反专制、限君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其思想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内在自相矛盾,缺乏理论的自洽性,只是一种对旧理论作并无新哲学基础的阐发。
而启蒙思想之反专制思想是基于新勃兴的理性主义思考,其限制君权的手段不是恢复古制,而是采取新的手段——分权而达到制衡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强调的人民主权说,其最基本的价值观乃是天赋人权说。启蒙思想是理性主义的重大发展,……并非经由旧的统治思想——天主教思想的异端发育而出。 
——丁翀《源头活水来自哲学高度》
材料二  有历史学家称,启蒙运动是一个英国问题,又有历史学家认为启蒙运动是一个法国问题,还有人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一个德国问题。
——刘建伦《文化史模块教学的几点反思》
材料三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康德(1724——1804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两个观点,分别说明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别指出“英国问题”“德国问题”的各自的时代背景,并指出 “本质上是个德国问题”的含意。
(3)指出据材料三康德所说的这“一场革命”应该可以指向中国近代史的哪次革命?20世纪初中国又是怎样解决康德提出的这个问题的?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长河中,大国之间往往此消彼长,找到彼此共存和共处的方式,是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势力强大之后,往往因开拓土地、移殖人口、掠夺资源、控制商路而与邻近国家、部族发生冲突,以为暴力的方式进行交往,这在大国并立的形势下尤其如此。
——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和苏俄在人口资源、经济技术总量规模和地缘政治优势等方面已经显示出欧洲的衰落和美苏的兴起。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重建方式集中体现出两国的崛起与创见。   
—— 刘波《凡尔赛体系未能维护一战后世界和平的原因探析》
材料三  在二战后期,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以建立这一基石,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英国不满美国的方案。英国财政部顾问、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联盟采取透支的方式提供信贷……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角度来观察19世纪的中日关系,可以从中发现哪次重大的历史“冲突”,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2)材料二所提美苏重塑世界秩序的“创见”分别指什么?美国“创见”的最后结果如何?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二战后期,金融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一种有效武器。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本质上的相同点是什么?二战后初期怀特计划的落实怎样体现了美国的特殊利益?

来源:2015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