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doc

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 F e 2 C F e 3 C 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 F e 2 C F e 3 C 的质量分数( ω )范围是
(相对分子质量: F e 2 C :124, F e 3 C :180)

0 . 03 < ω < 2 0 . 48 < ω < 0 . 72 2 . 24 < ω < 3 36 2 . 48 < ω < 3 . 6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用下列物质的数字序号填空。
①醋酸( C H 3 C O O H ) ②纯碱 ③尿素 [ C O ( N H 2 ) 2 ]  ④活性炭  ⑤食盐 ⑥维生素 C

(1)家庭制作馒头添加的"碱"(2)除去铝壶中的水垢

(3)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4)除去冰箱异味(5)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物质(6)含氮量最高的常用氮肥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填"正确"或"错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
(2)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
(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数字序号)。

选用表中元素填空 A 2 B 2 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某耐火材料是由 M g , O 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1)蔗糖( C 12 H 22 O 6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 C 12 H 22 O 6 ),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分子葡萄糖。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将呈现色。
(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成人每日1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为 g
(3)丁二酸钠( N a 2 C 4 H 4 O 4 )与硫酸亚铁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则反应方程式为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其化学组成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
(1)黑火药中至少有种元素,欲分离出硝酸钾,可进行、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
(2)黑火药的一般配方是:硫磺2 g、硝酸钾3 g、炭粉4. 5 g。已知黑火药在空气中燃爆时可发生: S + 2 K N O 3 + 3 C = K 2 S + 3 C O 2 + N 2 ,则 S K N O 3 C 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该配方中 C (填化学式)明显过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 S O 2 的反应方程式是
(3) S O 2 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 S O 3 , S O 3 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型酸雨,写出有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很多城市出台"禁放"规定杜绝此类污染,以下解决"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的做法可行的是。(填字母)

提倡电子鞭炮

开发绿色鞭炮

关停鞭炮企业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 C H 4 C O 2 等为原料的" C 1 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 H 2 S 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C H 4 在空气中燃烧时,将
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 ) C H 4 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 C H 4 C O 2 反应生成 C O H 2 ,重大意义在于;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发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 C 6 H 6 H 2 ,化学方程式为
(3)①中 C H 4 H 2 O (气)反应生成 C O 2 H 2 ,化学方程式是。②中一般加人 K 2 C O 3 溶液吸收 C O 2 ,此反应表示为 K 2 C O 3 C O 2 H 2 O = 2 N 2 H 2 按照分子数1:反应生成 N H 3
(4)使用 F e 2 O 3 · H 2 O 除去 H 2 S ,生成物中含硫元素的物质有种。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 C u S O 4 溶液与 N a O H 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完全变为黑
色沉淀,猜想是 C u O 。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用 C O 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写出 C O C u 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C u S O 4 溶液与 N a O H 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化学式为 C u S O 4 · 3 C u O H 2 ]和 N a 2 S O 4 ,则反应方程式为
(3)为探究新制 C u O H 2 ,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图)。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该装置采用水浴加热,其目的是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 C u S O 4 溶液与 N a O H 溶液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当水浴温度分别为30℃、60℃、90℃时,黑色沉淀出现的时间为:2分钟、6秒、1秒,则说明温度越高, C u O H 2 分解速率越(填"快"或"慢")。该实验说明, C u O H 2 分解温度(填"无确定数值"或 "有确定数值")。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叠氮化钠( N a N 3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 N a N 3 ,迅速分解为 N a N 2 ,反应方程式为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 N a N H 2 ,再将 N a N H 2 N 2 O 反应可生成 N a N 3 N a O H
气体 X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 a N H 3 N 2 O = N a N 3 N a O H X ,实验室检验 X 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
N a 2 C O 3 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 N a N 3 中常含有少量的 N a 2 C O 3 ,为测定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 H 2 S O 4 溶液与 N a N 3 ,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 A 的作用是。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 C ;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⑤再次称量装置 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 N a N 3 中含有 N a 2 C O 3 的可能原因。



M

N a N 3 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 0 . 140 g N a N 3 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 2 N a N 3 3 N 2
( N a N 3 中的 N 全部转化为 N 2 ,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 N a N 3 样品与 M 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 L ( N 2 的密度为1.25 g / L ),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 N a N 3 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蜡烛熔化 C.木炭燃烧 D.电灯发光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硝酸钾 C. 植物油 D. 高锰酸钾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食盐: N a C l B. 纯碱: N a O H
C. 碳铵: N H 4 H C O 3 D. 熟石灰: C a O H 2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 燃烧匙 B. 试管 C. 蒸发皿 D. 量筒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N a N O 3 C. C u O D. K O H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铁有关的是(    )

佝偻病 侏儒症 贫血症 大脖子病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原子呈电中性 B. 原子是实心球体
C.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L i + M n O 2 = L i M n O 2 ,该反应属于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制取 C O 2 应选择的装置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⑤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 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 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氯化钠 B. 碳酸钠 C. 氢氧化钙 D. 碳酸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 Y Z 三种金属中,只有 Z 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 Y 放入 X 的盐溶液中, Y 表面有 X 析出。则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Z > Y > X X > Z > Y Y > Z > X Y > X > Z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 Cl- OH- B.K+ Ca2+ CO32-
C.H+ Cl- CO32- D.Na+Fe3+OH-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F e 2 O 3 F e C l 2

H 2 C O 3 C O 2

C u C l 2 C u

M g M g O

来源: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铅笔写字 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多水果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人们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是香的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燃烧后产生的烟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C.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D.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两者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干冰、碳酸氢铵 B.氢气、沼气 C.海水、大理石 D.空气、铝粉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A.漏斗、烧杯、玻璃棒 B.量筒、集气瓶、烧杯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滴管、玻璃棒、烧瓶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燃放鞭炮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反应 A+ B C+D中,若取 A、B各10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6克C, 8克D,而且A没有剩余,则反应时A与B的质量比为------(     )
A.4∶10     B.10∶4     C.6∶8    D.8∶6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或认识)有科学依据的是-----------(     )

A.带上火把进入山洞进行科学探险
B.浴室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并拨打110
C.带上手电筒就放心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
D.洗衣服时,用硬水比软水效果更好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一种化工原料,其化学方程式为  2 CO2+6H2一定条件 R+4 H2O,则R的化学式------------------------------(     )

A.CO B.CH4 C.C2 H4 D.CH4O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1)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

A.铝的原子序数是13 B.铝是一种金属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化学反应中铝失电子变成Al3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通过实验所得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小强继续进行下列探究,其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的数据和理论上的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 ,水两种物质,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 ①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②一定含有氧元素 ③可能含有氧元素 ④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⑤该物质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 ⑥物质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1:4 ,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硫原子          ;(2) 3个二氧化氮分子        ;(3)2个亚铁离子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分)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如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填写下列空白。

(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实验室里有多种方法可以制氧气,写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                                       ;
②                                        .
(4)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
水污染物的来源和水污染的实例对应起来。a .工业污染b .农业污染c .生活污染 d .放射性污染①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② 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③ 冶金工业的废渣 ④ 核废物投人深海中
a         b       c        d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点燃两个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透明无底的可乐瓶将它们罩起来,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熄灭,原因是             ,基于同样的原因,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少有害气体,人应该采取       姿势迅速逃离火灾区域。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含碳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1)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
(2)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相应的位置上写出不同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        。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进行的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
⑷实验室里可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所需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氨气极易溶于水,一般可用_____装置收集氨气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