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Cl2、SO2、NH3的水溶液都能够导电,因此都属于电解质
B.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为原电池,输出电能
C.任何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大
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丁烷(C4H10)和二氯甲烷都存在同分异构体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其类别与煤油不同
D.煤中含有煤焦油及多种化工原料,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苯能使溴水褪色,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在红热铜丝的作用下,能发生氧化反应
D.葡萄糖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甲烷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1 L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的HCO3-数目为0.1NA
C.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 2.24 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5NA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以相互反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Cl3
FeCl2
Fe2O3
Fe(OH)3
B
Cu
CuO
CuSO4
CuCl2
C
C
CO
CO2
H2CO3
D
NH3
NO
NO2
HNO3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用品能够实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仪器和用品
A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试管、胶头滴管、Ba(NO3)2
C
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试管、胶头滴管、氯水、品红
D
配制100mLpH=2的盐酸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pH=1的盐酸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B.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图3装置: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溶液
D.图4装置: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新型电池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该电池可用作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
C.每消耗3molH2O2,转移3mole-
D.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②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

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 — 4e="=" O2↑+2H2O
B.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
C.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pH
10
10
4
4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溶液
盐酸

A.相同体积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D.VL ④溶液与VL 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 + Vb),若混合后溶液pH = 5,则V: Vb =" 11" : 9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10mL 0.50mol·L-1 NH4Cl溶液与20mL 0.25mol·L-1 NH4C1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
B.25℃时,将a mo1·L-l氨水与0.01 moI·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H4+)=c(C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反应完全时NH3·H2O的电离常数
C.一定温度下,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 +H+,加少量烧碱溶液可使溶液中值增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酸性:HA>HB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解实验: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测得c(NH2COO-)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2 min,初始浓度越大的实验,水解反应速率越大
B.c(NH2COO-)将随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而一直减小至0
C.25 ℃时0~6 min,v(NH2COO-)为0. 05 mol·L-1·min-1
D.15 ℃时,第30 min时,c(NH2COO-)为2.0 mol·L-1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 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d 点:v(正) > v(逆)
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T(c)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列举一个事实证明Y元素与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3)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该盐溶液的pH      7(填“<”、“>”或“=”),其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X元素的某种液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该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同时生成一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平衡常数见下表:

温度/℃
500
700
850
1 000
平衡常数
2.5
1.7
1.0
0.6

(5)该反应ΔH          0(填“<”或“>”)。
(6)850 ℃时,若向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若x=5.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H2)=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元素W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元素X 构成的某种单质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元素Z在地壳中含量最高。试回答下列各题:
(1)元素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由W、X、Z三种元素可组成A、B、C三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中A和B是日常生活中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且A与B能够反应生成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W、X、Y、Z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中学化学常见的某种化合物,其浓溶液可与其中第四种元素的单质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W、Y、Z可组成离子化合物M,M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M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W、Y、Z也可组成共价化合物N,M和N两种溶液的pH均为a,那么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的比为               
(5)已知由元素X和Z可组成A、B、C、D四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298K时,反应①生成1mol B(g)时放出393.5 kJ热量,反应④生成1mol B(g)时放出283.0 kJ的热量,反应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它的用途遍布各个行业。
(1)工业上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生产髙锰酸钾分为两个步骤:
①步骤一将软锰矿与过量的固体KOH和空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步骤二以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锰酸钾(K2MnO4)溶液,在     (填“阴极区”或“阳极区”)得到高锰酸钾。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2)某研究小组用工业生产高锰酸钾产生的废渣——锰泥(含K2MnO4、MnO2及Pb、Ca等元素)和乳钢废酸液制取工业级碳酸锰(MnCO3),其流程如下:

③轧钢废酸中Fe2+的作用是                              
④操作I、操作Ⅱ、操作Ⅲ的名称是            
⑤溶液C中除含有Ca2+、Mn2+、H+外,还含有的阳离子是                       
⑥若固体C中不含CaCO3,则溶液C中    (已知:Ksp(MnCO3)=1×10-11,Ksp(CaCO3)=5×10-9)。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 铝铁合金在微电机中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利用废弃的铝铁合金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制备聚合硫酸铁和明矾:

(1)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水混溶的新型絮凝剂,微溶于乙醇,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2(OH)x(SO4)y]n
①聚合硫酸铁可用于净水的原理是                                   
②有人认为上述流程中的“氧化”设计存在缺陷,请提出改进意见:                   
浓缩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③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调节pH,所加试剂Y为     ;溶液的pH对[Fe2(OH)x(SO4)y]n中x的值有较大影响(如图1所示),试分析pH过小(pH<3)导致聚合硫酸铁中x的值减小的原因:       

(2)明矾是一种常见铝钾硫酸盐。
①为充分利用原料,试剂X应为     
②请结合图2所示的明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滤液Ⅰ制备明矾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废弃的铝铁合金、稀硫酸、NaOH溶液和酒精):向滤液Ⅰ中加入足量的含铝废铁屑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得到明矾晶体。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得知: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常温时,NO2与N2O4同时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的晶体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各仪器装入试剂后,接下来由先至后的操作顺序为          

A.通入N2 B.滴入浓HNO3 C.打开活塞K1 D.关闭活塞K1

(2)装置A中,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3)反应结束后,打开装置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铁完全溶解于浓硝酸后生成的NO2气体中含有NO的现象为                                        
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装置的作用是                                             
(5)反应停止后,装置A中无固体剩余。证明装置A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选择的药品是      (填序号)。
a.铁粉     b.氯水     c.KMnO4溶液     d.硫氰化钾溶液
(6)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是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主要过程:

(1)装置甲中发生的反应为:HCOOH(甲酸)CO↑+H2O。已知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制取一氧化碳时应该              (填字母)。
a.将甲酸滴入浓硫酸     
b.将浓硫酸滴入甲酸     
c.将甲酸与浓硫酸混合后加入
(2)请按合适的顺序连接好以下装置:甲→(   )→(   )→(   )
(3)丙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4)实验将近完成时,熄灭装置甲、乙、丁中酒精灯的先后顺序为          
(5)为了探究影响反应产物的外界因素,在Fe2O3与CO反应部位,该小组同学分别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进行了两次实验,结果如下:

加热方式
通CO加热
时间/min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时间/min
产物颜色
产物能否全部被磁铁吸引
酒精灯
30
5
黑色

酒精喷灯
30
1
黑色

①甲同学猜想黑色产物中可能含有碳单质。乙同学排除了该可能,他提出的两种理由是           
②丙同学查找资料发现,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对黑色产物成分提出以下三种假设:
i.全部为铁;
ii.                   
iii.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做)铜是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1)铜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Cu+与NH3形成的配合物可表示成[Cu(NH3)n]+,该配合物中,Cu+的4s轨道及4p通过sp杂化接受NH3提供的电子对。
[Cu(NH3)n]+中Cu+与n个氮原子的空间结构呈        ,n=           
(3)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Cu(en)2]2+(en是乙二胺的简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②配合物[Cu(en)2]Cl2中属于第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③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④配合物[Cu(en)2]Cl2中不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           (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E.氢键 
F.金属键
(4)向氯化铜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生成白色沉淀M,M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中的某些元素是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该物质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维生素C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②1 mol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          mol π键。
③维生素C分子中所含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④维生素C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2)KSCN溶液可用于Fe3的检验,原因是铁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因此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Fe3的价电子排布为                       ,与之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中的配位原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              
(3)Fe3O4具有反尖晶石结构。某化合物MgxAlyOz与反尖晶石结构相仿,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由下列A、B方块组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肉桂醛F()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路线合成的: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

请回答:
(1)D的结构简式为          ;检验其中官能团的试剂为               
(2)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4)在实验室里鉴定分子中的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为AgCl白色沉淀来进行的,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请按实验步骤操作的先后次序填写序号)。

A.滴加AgNO3溶液 B.加NaOH溶液 C.加热 D.用稀硝酸酸化

(5)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 E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个峰
(6)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羧基的为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即可)。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聚乙酸乙烯酯广泛用于制备涂料、粘合剂等,它和高聚物K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J物质与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
已知:①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时,易发生如下转化RCH =CHOH→RCH2CHO
②—ONa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F与H中具有的相同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2)上述变化中G→C+F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J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高聚物K,K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I、含有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在这些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吸收峰 ;   
②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1mol NaOH 反应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1 mol A 完全燃烧消耗10.5 mol O2
b.J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相应的二钠盐
c.D→H 的试剂通常是KMnO4酸性溶液
d.J能发生加成、消去、取代、氧化等反应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