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4 g 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C.1 L 1 mol·L-1的CuCl2溶液中含有Cu2+的数目为NA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H4 、K+、SCN、SO42-
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
C.由水电离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Cl、CO32-、NO3-
D.c(Fe2+)=1.0 mol·L-1溶液:H+、K、Cl、NO3-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焓变和熵变一定符合:△H<0、△S>0
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纯碱
D.用FeCl3饱和溶液制Fe(OH)3胶体的过程属于吸热过程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Z2T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六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氢化物的沸点排序:Y>T>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
D.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气态不饱和链烃CnHm在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为CnHm+x,取CnHm和H2混合气体共60 mL进行实验,发现随混合气中H2所占体积的变化,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总体积数也不同,反应前混合气体中H2所占的体积V(H2)和反应后气体总体积V(反应后总)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由此可知x的数值为

A.4 B.3 C.2 D.1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有下列转化关系:其中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A的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组成。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化合物AB3的电子式             
(2)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453 g/mol,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1:1,且1 mol 甲晶体中含有12 mol结晶水。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                       
(3)实验③中根据图像得V(0a):V(ab):V(bc)=                
(4)实验④中离子方程式是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某学习小组探究反应过程中使褪色加快的主要原因,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反应历程为:

【提出假设】
假设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假设2: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K+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该小组同学未提出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假设,原因是               
【设计、完成实验】
(1)称取      g草酸晶体(H2C2O4·2H2O),配置500mL0.10mol/L H2C2O4溶液。
①在上述过程中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托盘天平和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A.称取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加水再定容

(2)完成探究,记录数据

x =               时,假设2成立。
(3)由于KMnO4能氧化水中有机物等因素,为配制好稳定的KMnO4溶液,其浓度需标定。取10.00 mL 0.10mol/L 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0.50mol/L稀硫酸,用(2)中KMnO4溶液滴定至锥形瓶中恰好呈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记录数据,平行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溶液40.00 mL,则草酸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上述实验中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煤粉中的氮元素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②中NH3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③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
a.空气      b.CO      c.KNO3     d.NH3
(3)焦炭氮中有一种常见的含氮有机物吡啶(),其分子中相邻的C和N原子相比,N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更          (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4)已知:N2(g) + O2(g) 2NO(g)   ΔH =" a" kJ·mol-1
N2(g) + 3H2(g) 2NH3(g) ΔH =" b" kJ·mol-1
2H2(g) + O2(g) 2H2O(l) ΔH =" c" kJ·mol-1
反应后恢复至常温常压,①中NH3参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晶石(BaS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重晶石制备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Ba(s)+S(s)+2O2(g)BaSO4(s)ΔH="-1" 473.2 kJ·mol-1
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Ba(s)+S(s)BaS(s) ΔH="-460" kJ·mol-1
(1)写出煅烧时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检测煅烧时产生的CO,可将煅烧产生的气体通入PbCl2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搅拌,弃去上层清液,如此处理多次,可使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aSO4(s)+ CO32-(aq)BaCO3(s)+ SO42- (aq)。现有0.20 mol BaSO4,加入1.0 L 2.0 mol·L-1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假设c(SO42-起始≈0,平衡时,平衡常数K=4.0×10-2,求反应达到平衡时发生转化的BaSO4的物质的量。(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与离子水解,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试从平衡的角度解释BaSO4可转化为BaCO3的原因:               

来源:2015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