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逡巡冕(guàn) 睚眦必报典忘祖(shǔ)
B.荟粹栏(jiù)文过饰非望风披(mǐ)
C.搪塞付(zǐ)再接再厉刎之交(jǐng)
D.疏浚下(zài)无尚光荣力有未(dài)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今的古建筑异地保护,除了极个别是因为公共设施建设位移外,绝大部分是借助保护文物这个道貌岸然的理由,去追求经济效益之实惠。
B.对老百姓来讲,生活幸福与否,跟收入是否有增加、社会是否有保障、社区是否功能健全这三大指标休戚相关
C.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D.周汝昌先生凭借其极高的学养,以出神入化的文笔生动地阐述了“女性大悲剧”的“红学”见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是该公司始终坚持的原则,既尊重传统,又不被传统束缚,既大胆创新,又不离经叛道。
B.从《人生》到《早晨从中午开始》,再到最终的《平凡的世界》,路遥一直试着用文字记录自己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C.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D.儒家认为,培养孝道是使人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开端,即“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科考中采集了近200多份南极浮游病毒样本,用于研究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海洋环境变化机制。
B.当下,中国的电影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电影生产国及票房大国。
C.北京市从就业形势会商、政策咨询、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探索京津冀统一、开放、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D.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的状况,政府制订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措施,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了很好的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品质》的标题,一语双关,既指深得靴子本质的格斯拉注重靴子的品质,更指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
B.“我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镶嵌”一词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刻画出了老王病入膏肓之态,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他命运的悲惨。
C.《指南录后序》以叙事为主,同时又包含着强烈的抒情性。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在叙事中寄寓了作者不堪回首往事的悲慨之情。
D.《五人墓碑记》将五人之死与慷慨得志之徒的死对比,将五人的从容就义与缙绅的失节附逆作对比,突出表现了五义士的“死义”精神,歌颂了他们的高尚人格。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加点的解释都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祸 纾:解除  ②例送死            殆:危险
③即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清除  ④朝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之以严刑   董:督责  ⑥强秦之欢        逆:触犯
⑦乃令张良留     谢:道歉 ⑧令将军与臣有       郤:隔阂
⑨杀人如不能     举:尽    ⑩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  非:错误

A.①②④⑧⑨ B.①③⑥⑦⑨
C.③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⑧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是(   )
①以人自利也  ②人皆得以使之 ③晋函陵
④则思正身以黜恶 ⑤大王必欲臣  ⑥且庸人尚
百余骑   ⑧芷阳间行  ⑨仲尼之闻   

A.①⑤⑥/②/③④/⑧/⑨/⑦
B.①⑤⑦/②/④/③⑧/⑥⑨
C.①⑨/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⑦/②/③④/⑧/⑥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籍何以至此         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③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④则思谦冲以自牧     ⑤而君幸于赵王        ⑥故燕王欲结于君
⑦予羁縻不得还       ⑧得复见将军于此      ⑨我之谓也

A.①④⑨/②⑤⑥/③⑦⑧
B.①⑨/②⑤⑦/③④/⑥⑧
C.①④⑨/②⑤⑦/③⑥⑧
D.①⑨/②⑤⑥/③④/⑦/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犨传
赵犨,其先天水人。幼有奇智,龆龀之时,与邻里小儿戏于道左,恒分布行列为部伍战阵之状,自为董帅,指顾有节,如夙习焉,群儿皆禀而从之,无敢乱其行者。其父目异之,曰:“吾家千里驹也,必大吾门矣!”唐会昌中,壶关作乱,随父北征,收天井关。未几,从王师征蛮,斩获甚众。道录其勋,陟为马步都虞候。
及黄巢陷长安,天子幸蜀,中原无主,人心骚动。于是陈州数百人相率告许州连帅,愿得犨知军州事。其帅即以状,于是天子下诏,以犨署陈州刺史。既视事,乃谓将吏曰:“贼巢之虐,遍于四方,苟不为长安市人所诛,则必驱残党以东下,凌我土疆,势必然也。”乃遣增垣墉,浚沟洫。实仓廪,积薪刍。又招召劲勇,置之麾下。以仲弟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季弟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分领锐兵。黄巢在长安,果王师四面扼束,食尽人饥,谋东奔之计,先遣骁将孟楷直入项县。犨引兵击之。贼众大溃,斩获略尽,生擒孟楷。
巢党悉众东来,陈人惧焉。犨恐众心携离,于众中扬言曰:“今贼众围逼,众寡不均,男子当于死中求生,又何惧也!汝但观吾之破贼,敢有异议者斩之!”由是众心靡不踊跃。无何,开门与贼接战,每战皆捷,贼众益怒。蔡人以甲胄,军无所阙焉。凡围陈三百日,大小数百战,虽兵食将尽,然人心益固。犨因令间道奉羽书乞师于太祖。太祖素犨之勇果,乃许之。重围遂解。
龙纪元年三月,又以平巢、蔡功,就加平章事,充忠武军节度使,仍以陈州为理所。由是中原尘静唐帝复归长安陈许流亡之民襁负归业犨设法招抚人皆感之。
犨兄弟三人,时称雍睦。一日,念仲弟昶同心王事,共立军功,乃下令尽军州事付于昶,遂上表乞骸。后数月,寝疾,卒于陈州官舍,年六十六。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录其勋本:根据
B.其帅即以状闻:听说
C.蔡人以甲胄济:资助
D.太祖素犨之勇果多:赞赏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父目异之今人有大功击之
B.果王师四面扼束之声义
C.于众中扬言曰今君亡赵走燕
D.乃下令尽军州事付于昶具告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中原尘静/唐帝复/归长安/陈许流亡之民/襁负归业/犨设法招抚/人皆感之。
B.由是中原尘静/唐帝复归长安/陈许流亡之/民襁负归业/犨设法招抚人/皆感之。
C.由是中原尘静/唐帝复归长安/陈许流亡之民/襁负归业/犨设法招抚/人皆感之。
D.由是中原尘静/唐帝复/归长安/陈许流亡之/民襁负归业/犨设法招抚/人皆感之。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犨很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长大后随父出征,收复天井关,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并因此被晋升为马步都虞候。
B.赵犨富有远见,断定叛军必将兵败东犯陈州,于是加固城墙,充实粮草,招募士卒,派弟弟赵昶和赵珝率兵守陈州。
C.赵犨善于稳定军心,鼓舞士气,面对众寡悬殊的情形,率众坚守陈州三百多天,后来在太祖的援助下,终解陈州之围。
D.赵氏兄弟相处和睦,晚年时,下令把陈州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与自己同心侍奉朝廷的大弟赵昶,并上书朝廷请求退休。

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于是陈州数百人相率告许州连帅,愿得犨知军州事。
⑵犨因令间道奉羽书乞师于太祖。
⑶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释]谢公亭:在安徽宜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眺在此送别过友人范云。
⑴请简要赏析“山空碧水流”中“空”字的妙处。
⑵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
⑴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⑶忧懈怠,             。(《谏太宗十思疏》)
⑷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⑹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庄子》)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语段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只填序号即可。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详细地教人怎么种石榴。三月初,截取粗如拇指、长一尺半的枝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活以后,再把骨石放在根部旁边,石榴就会“滋茂可爱”。
①挖一个深一尺七寸、径一尺的圆坑
②把枝条竖立在坑内,排列均匀
③把下方两寸烧一下,以防汁液流失
④然后填土,一层土,一层骨石地填满
⑤在插入的枝条之间放置枯骨和石子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我们”为表述对象,适当调整语序,将下面的句子重组成一个单句。
围城的雾霾湮没了绿色的生机,田园的乡愁被车马的喧嚣淡漠:这绝不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语段,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神奇。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       , ,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燕台何处
①自从迁居北京朝阳门外的金台路,脑际常常浮起一个疑问:这金台路的名字因何而起?难道这一带果真是两千多年前燕台的遗址吗?
②想那燕台两千余年前初起时,至多不过是一座黄土垒成的土丘,上面有点砖木结构的简单亭台而已。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接待当时的一位高级知识分子郭隗,这件事连同郭隗以讽喻形式讲的那个用重金收买骏马尸骨的传说, 流传了两千余年,燕台也被后世诗人美称为“黄金台”了。
③黄金台的政治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使用价值。在漫长的旧时代,它曾使多少读书人艳羡过,咏叹过,做过无数回美梦;也曾使多少不得志的文人墨客感慨过,哀伤过,发泄过满腹牢骚。唐初陈子昂登幽州古台,是否就是这座燕台呢?诗人没有留下说明,不得而知。但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名句,确是表达了多少苍凉沉郁的情怀。
④以“燕台”或“黄金台”入诗,从唐宋直到明清,俯拾皆是,不可胜计,大都反映了怀千里马之才而不遇、渴望有燕昭王式的明君而不得的心境。元代贡师泰曾愤愤地写道:“黄金买贵满长安,惆怅英雄布衣老。”明代袁中郎在诗中质问:“十载筑台亲礼士,如何止得一人贤?”张明弼更是愁苦地低吟:“于今最贱纵横士,莫倚荒台发浩歌。”数来数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茫茫青史上,筑黄金台以延国士、置重金以收骏骨的事例,似乎的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怀念燕台的故事,期望在盛明之世常能出现招揽人才的黄金台,自然成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愿望。“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有没有千金,是在其次的。
⑤然而从古至今,谁也不曾确切地指明燕台的准确位置。元末熊自得所著《析津志》中说燕台“乃后人设置”。明代刘侗、于奕正编著的《帝京景物略》也以为“黄金台,后人拟名也;其地,后人拟地也”。到明代以后,北京城规模日渐恢弘,“京师八景”中才有了“金台夕照”这一景,乾隆皇帝还题了碑。据说解放初期,朝阳门外某工厂施工时,曾经挖到这块碑石,似乎可以坐实了黄金台的下落。然而,各地的“八景”“十景”之中,大抵总有“××夕照”“××落日”之类的名目充数。
⑥有些名胜古迹,是无须去认真寻根究底加以考证的。我们何必去寻查燕台究竟在何处呢?让它伴随着美好的传说,长留在人们的想象和向往中,岂不更好?在北京朝阳门外也好,在南城某一座废寺也好,在固安县也好,在易水东南十八里也好,都无伤大雅。反正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位比较开明的君主,为了招聘能够安邦治国的良才,特为修筑那么一座土台,上置重金,以接待天下士,这就很足以发人遐思了。
⑦每天漫步金台路,想起黄金台,总不免要神思荡漾。我们的历史悠远而且丰富,有置千金以延国士的黄金台,也有一言丧身、株连九族的文字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两种历史现象对我们今天都有借鉴和警戒的好处。想到此,我真想向北京市园林部门提一条建议:不妨在金台路附近的朝阳公园或团结湖公园的假山上,将那块乾隆所题“金台夕照”碑石重竖起来,旁边加个说明牌,介绍一下原委。如果再选几首吟咏燕台的诗词题写在周围,就更能增添韵致了。
⑧自然,这类区区小事,可能有人讥为复古而嗤之以鼻。我却以为,为了继承和恢复历史古城的传统,为首都再增加些文化气息,同时也为了纪念古代燕京文明的开拓者,也许还是值得的,对今人和后人,都会有启迪作用的。在燕台碑石下领略着夕阳余晖,人们从古代读书人空怀报国之心的感慨,想到今天知识分子们有可以大展宏图、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想到他们那比黄金贵重不知多少倍的爱国丹心,将会感受到与旧时代诗人文士们完全迥异的欣喜之情。
⑨可能还有些有识之士,会联想到正确对待知识分子、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想想中国知识分子的贡献、成就、功绩,关怀他们的现状,也想想这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和障碍。                                 (取材于袁鹰的同名散文)
简要回答文章第④自然段引用贡师泰、袁中郎、张明弼等古人诗句的好处。
以“燕台”为例,解释文中“有些名胜古迹,是无须去认真寻根究底加以考证的”一句的含义。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作者建议在公园中重竖“金台夕照”碑石的原因。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题目“燕台何处”的含义。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强调要做真实的自我,认为在他人面前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才能呈现最美好的一面。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文体自选,文体特征鲜明;⑤书写认真,字迹工整。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五县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