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

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孙权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

魏源 林则徐 严复 邓世昌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

北伐战争时期 红军长征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该组织的成立顺应了(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政治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殖民国家经营"三角贸易"的罪恶行径是(  )

贩卖印地安人到非洲 贩卖印地安人到欧洲 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 贩卖亚洲黄种人到欧洲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 蒸汽机技术的成熟
B. 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 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人民宪章》发表 巴黎公社成立 《共产党宣言》发表 十月革命胜利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  )

英国 法国 日本 美国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兴起
C. 工业革命完成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盛世篇:品勤俭帝王】
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
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
(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争篇:识人类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放篇:筑"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
【古代沟通】
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 其开拓者是谁?
【近代引进】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经验,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2)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至少回答3次)
【当代开放】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篇:析特色之路】
【寻革命之路】
材料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二: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来到福建省古田镇,出席正在这里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同11位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代表共进午餐,品尝红米饭。
(1)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同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一起吃红米饭?
【建民主之基】
材料三: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简述1949~1956年,中国怎样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扬改革之帆】
材料四: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3)小岗村农民冒着风险创造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篇:探自由进程】
【为自由而战】
材料一: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1)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有哪些"有所为"?材料二中,签署《解放宣言》的美国总统是谁?
【为民主立法】
材料三:摘自《人权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2)《人权宣言》是哪个国家的文献?哪些规定体现出它在为民主立法?
【为统治而变】
材料四:1861年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挑战的结果。当时的俄国,危险和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
(3)材料四中的"危险"指的是什么?沙俄政府是怎样满足农民阶级利益的?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篇:悟和平真谛】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联合抗击】
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作用?请举出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抗击德军的史实。
【胜利庆典】
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2015年9月,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
(2)请你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沉思】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位德国士兵,在其上衣口袋里发现了德国士兵新婚妻子的照片。战争结束后,这位美国士兵内心不安,便前往德国寻访那位德国士兵的妻子,向她道出了当时杀死她丈夫的原委,最终获得了这位德国女士的原谅。
(3)阅读材料三,你有何感想?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