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化学试题

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碱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B.将S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C.白磷易溶于水,不能保存在水中
D.高性能通信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单品硅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3H2O-+CO2+H2O→C6H8OH+HCO3
B.铝片溶于NaOH溶液:Al+2OH-=AlO2+H2↑
C.向1mol碘化亚铁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2Fe2++2I-+2Cl2=2Fe3++I2+4Cl-
D.Fe3O4溶于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罗氏生产的奥司他韦磷酸盐胶囊剂(商品名中国大陆称达菲•港译特敏福,台湾译为克流感)是市场上唯一的奥司他韦制剂。2009的,由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的扩散,全球掀起一般抢购达菲原风潮。奥司他韦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奥司他志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18H28O4N3
B.1mol该化合物可以和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该化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D.奥司他韦可以和磷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取奥司他韦磷酸盐是由于具有碱性基团氨基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HI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如下平衡:
2H1(g)I2(g)+H2(g);△H>0,测得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c(I2)=0.5mol/L。改变相关条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
B.保持容器体积与温度不变,充入一定量氦气(不参与反应),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压缩容器,使容器体积恒定为0.2L,一定时间后,测得c(I2)=25mol/L
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再通入2molHI气体,到达平衡状态后,测得HI的转化率为60%。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实验小组在学习化学电源和氯碱工业相关知识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他们设计组装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已知为石墨电极;为铁电极;为铝电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为多孔石墨电极,烧杯中是足量饱和食盐水(滴有酚酞),连好导线后,电流计指针发生明显偏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为负极,为阳极
B.一段时间后,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电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D.当电解一段时间,B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时,停止实验,再将A中溶液倒入B中混合,充分振荡,沉淀全部消失。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

A.配制500mL 1mol/L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181mol /L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配制1mL 51mol/L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
C.用标准盐酸滴定特测NaOH溶液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特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取pH="2" 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H2A为二元弱酸
B.稀释前c(H2B)>c(H2A)="0.01mol" /L
C.pH=3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HA-)>c(A2-)>c(H2A)>c(OH-)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B2-)>c(OH-)>c(H+)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O2与H2的混合气体5g,在150℃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Na2O2中,测得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3.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

A.25% B.75% C.88% D.32%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E、F六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均不大于20,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A与E、D与F同主族。已知A和C的核外电子数加和与E的核电荷数相同。B与C可形成两种以上的气态化合物。A与F、C与E均可形成化学式为XY2型的化合物。
(1)B元素的常见简单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C与E形成的XY2型的化合物的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工业上从该化合物中提取E单质粗产品的方程式为            
(2)A与F形成的XY2型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物质遇水剧烈反应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燃烧热为1306KJ/mol,请写出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将D元素的单质溶于浓度很稀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中未收集到任何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化合物A与B,M与N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四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A与B在常温下均呈液态。D为固体单质,与X的浓溶液在常温作用无明显现象,加热时有大量气体产生。(相关转化中所有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标出)

A的结构式            ,E的化学式为            
在①至⑥的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反应为         (填序号)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将含有1.2molH的水溶液调节至中性,通入足量C充分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且溶液呈黄色,经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
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I制备和收焦干燥纯净的氯气以备后续实验;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根据实验目的将装置I中虚线框内装置补充完整并在括号内注明所需试剂;
在右图所示装置Ⅱ中,在试管中先加入过量铁粉,再滴入少量CaSO4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塞上胶塞,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检查制取氢气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                         
②当点燃氢后,将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氢气停止燃烧后,取出导管,同学们进行了分组探究实验。A组同学发现制氢气后的试管中还有较多固体剩余,同学们将足量氯气通入试管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但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B组同学向集气瓶中注入适量水,用力振荡后,向中满入少量Na2SO3溶液,发现溶液中没有出现黄色沉淀,但再向溶液中滴入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后,生成了白色沉淀。[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同学们分析是由于集气瓶中还有少量氯气残留的缘故。可以解释该实验现象的两个离子方程式是:
                       
                      

来源: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