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历史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一内容出自( )
下边的照片拍摄于1945年10月25日台北市中山堂,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此举行。这是中国人民( )
A. | 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 |
C. | 解放战争的胜利成果 |
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成果 |
近代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这首竹枝词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容是( )
A. | 星期工作制的实行 | B. | 大众传媒的流行 |
C. |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人 | D. | 民众服饰的多样化 |
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
A. | 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
B. |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
C. |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
D. | 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旗下淘宝网是中国消费者首选的网上购物平台。阿里巴巴的成功说明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 )
A. |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 B. | 能源技术的发展 |
C. | 互联网服务业的发展 | D. | 航天技术的发展 |
限制国王的权利,扩大议会的权力,是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第一个目标。英国实现这一目标是通过( )
A. | 《独立宣言》的发表 | B. | 《人权宣言》的颁布 |
C. | 《人民宪章》的发表 | D. | 《权利法案》的颁布 |
19世纪中后期,机器纺织品、机器设备及金属制品、工业原料和谷物成为国际贸易的四类主要商品。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推动力量是( )
A. | 工业革命的进行 | B. | 新航路的开辟 |
C. | "三角贸易"的开展 | D. |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 |
19世纪,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有力打击的理论是( )
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施新经济政策 |
B.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 | 推行玉米种植运动 |
D. | 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
1999年,巴拿马人民取得了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重大胜利,主要表现在( )
A. | 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
B. | 废除了封建大庄园制 |
C. | 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
D. |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据统计,从1956年起,美国制造业中"白领阶层"(即技术管理人员)人数超过"蓝领阶层"(即工人)人数,1960年二者的比例为75:25,1990年二者的比例为84:16。这一现象说明( )
A. | 科技革命改变劳动者构成 |
B. | 美国实施社会保障政策 |
C. | 科技转化生产力速度加快 |
D. | 美国负债严重影响就业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于教育……国之强弱,视人才为转移。"
材料二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教育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这一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他对学生提出抱定(求学)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则,(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北大还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荣的局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来到北大任教,《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到北京。
(1)在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代表广泛赞同,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会议宣言提出了尊重基本人权、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等指导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宣言指出:"亚非会议宣布它确信按照这些原则的友好合作对于维持和促进国际和平和安全将会作出有效的贡献,而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将有助于促进大家的共同繁荣和福利。这就是"万隆精神"。
材料二 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开展区域经济大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中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亚非国家广泛支持,已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和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对新中国外交产生了哪些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带一路"的构想与"万隆精神"具有什么一致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1年3月,林肯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作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暴力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 1866-1900年,美国的耕地面积从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西部地区增加更为迅速。1866-1880年,美国小麦的播种面积从1500万英亩增加到3800万英亩。1900年,美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美国成为向世界提供粮食的主要国家之一。全美农业总产值从1860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1900年的58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林肯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略举1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指出: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二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就德国处置问题、波兰问题、对日作战问题和联合国成立问题等达成了协议。会议结束后,罗斯福认为战后美苏关系将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只是不要在条件尚不成熟时演变成战争。会议结束时,美国代表团的一些成员是带着"别了,下次战争再见"的心情离开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背景下,美苏是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美苏关系史谈谈你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