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一历史第十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大汶口文化时期 D.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母。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朝时人们把汉字刻在甲骨或铸在青铜器上
B.我国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秦朝开始的
C.汉字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汉字的传播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没有给小明切脉 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 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B.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
C.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D.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在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武昌工学院教师董雯娟因堵车,上课迟到20分钟,她当着班上98名学生的面,做完了20个俯卧撑,为班规“买单兑现”。以下人物的观点和董老师做俯卧撑为班规“买单兑现”最为相似的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改革、法治 D.兼爱、非攻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下列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活动时发表讲话,号召青年一代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催人奋进。请问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
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再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生动场面。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始了向农村进军的革命历程
C.形成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遵义会议的召开----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感天动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苏军攻克柏林  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张謇 D.严复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为(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历史上由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者是(      )

A.伯里克利 B.但丁 C.达·芬奇 D.伏尔泰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权利方面,人们天生就是自由、平等的。……所有政治联合的目的是保护人们自然和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对压迫的反抗。”上述言论应出自(  )

A.《共产党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C.《人民宪章》 D.《人权宣言》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其目的是(   )

A.复兴农业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 D.增加政府收入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所示人物中,对近代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的是(   )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个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式的东西。……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当时的哪些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了贡献?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中,走在前列的首先是哪两国?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生产方式和新能源技术分别有哪些
(3)归纳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佐证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特征。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准备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表解历史

历史事件
主要代表人物
观点、目标
主题词
洋务运动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开近代探索之先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等
B
圆救忘图存之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D
陈独秀
民主、科学
开思想解放之门

 
(2)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并请你为该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读图释史
材料一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图3所示艺术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反映了当时哪一阶级的愿望?
文汇历史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崭新的景象”。指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有何认识?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民族团结篇】
【材料--】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1)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材料二】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回顾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这就是始终不渝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始终不渝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祖国统一篇】
【材料三】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3分)
【国际合作篇】
【材料四】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与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从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回忆录《领导者》
(4)与周恩来握手的来访者是谁?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
(5)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2分)
(6)今年正值中美建交多少周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五】100年前,太平洋上没有中国的声音;如今,无数的声音却在说:“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7)结合图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3分)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唤醒世界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对和平的珍爱,表明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俄双方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以下表述,与材料一图片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片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一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卢沟桥事变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   )
②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日军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     )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材料二  1942年1 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战时第二次高级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了两级格局。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2015年5月9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红场阅兵部分场景图
 
材料四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3月,全国“两会”最终确认中国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式。
—— 摘编自新浪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和“这次会议”名称。并分析“这次会议”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法西斯德国投降的历史事件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 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俄罗斯和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的现实意义。

来源:高一历史第十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