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专题7:城市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338
1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图乙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各题。

结合图甲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表1)。

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档,其中特大城市有      个。
(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          
(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      ,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           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来源:专题7:城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