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四套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GG×gg | B.GG×Gg | C.Gg×Gg | D.gg×gg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 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 |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下列杂交结果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 )
A.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
B.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亲本性状 |
C.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 |
D.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许多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
某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则该对夫妇再生出一个基因型为AA的孩子的几率是( )
A.1/2 | B.1/4 | C.1/8 | D.1/16 |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侏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侏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
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C.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则该病的致病基因( )
A.位于Ⅰ片段上,为隐性基因 |
B.位于Ⅰ片段上,为显性基因 |
C.位于Ⅱ片段上,为显性基因 |
D.位于Ⅲ片段上,为隐性基因 |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其遗传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
C.人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女儿 |
D.在人的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 |
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可知黄花是隐性性状 |
B.由③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 |
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 |
D.F2中,开黄色与开白花南瓜的理论比是5∶3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 |
B.基因工程技术是唯一能冲破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生物新类型的方法 |
C.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基因的运载体 |
D.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
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下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分裂只发生在雌蜂体内,图乙所示细胞分裂只发生在雄蜂体内 |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4条 |
C.图甲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
D.图乙所示细胞分裂既可能是减数分裂,也可能是有丝分裂 |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 B.1/16 | C.1/32 | D.1/64 |
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与Aa的比例为l: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 )
A.1:1 | B.1:2 | C.2:1 | D.3:l |
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 |
B.该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X型和Y型两种配子,且数量相等 |
C.果蝇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含有8个DNA分子 |
D.要测定果蝇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需要测定Ⅱ、Ⅲ、Ⅳ、X四条染色体 |
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卷尾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
B.鼠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
C.上述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D.子代中可能不存在黄色纯合子 |
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
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出现 |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突变型基因为( )
A.显性基因 | B.隐性基因 | C.常染色体基因 | D.X染色体基因 |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该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色盲基因 |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 |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
某女性患红绿色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A.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外祖父的色盲基因 |
B.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祖母的色盲基因 |
C.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不一定患色盲 |
D.该女性的女儿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
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 )
A.X与Y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
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
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B.图中a基因一定来自基因突变 |
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l为X染色体,则2为Y染色体 |
D.该细胞的子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
人类秃发的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现有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秃发儿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秃发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
B.秃发儿子与其父亲的基因型相同 |
C.杂合子Bb在男女中表现型不同,可能与性激素有关 |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秃发儿子的概率为1/2 |
下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 |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之比为1∶2 |
C.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 |
D.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 |
基因型为BbTt(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bT的卵细胞,则随之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为( )
A.bT、Bt、Bt | B.BT、Bt、bt | C.bT、bt、Bt | D.bt、BT、bt |
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翅形的基因为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雌性 |
3 |
1 |
0 |
0 |
雄性 |
3 |
1 |
3 |
1 |
A.BbXAXa BbXAY B.BbAa BbAA
C.BbAa BbAa D.BbXAXA BbXAY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抗倒伏、抗病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该方法称为 。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三)过程的实现,所用的方法是 。
(4)方法II一般从F1经(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黑腹果蝇的翅型由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A(全翅)对a(残翅)为显性,全翅果蝇中有长翅和小翅两种类型,D(长翅)对d(小翅)为显性。以下是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A、a和D、d依次分别位于 、 染色体上。
(2)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F2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
(3)用实验二F2中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小翅∶残翅= 。
(4)若纯合小翅雌果蝇与纯合残翅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表现型只有长翅和小翅两种。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产生F2中有长翅、小翅、残翅3种表现型。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柱形图表示3种果蝇在F2中所占的比例 。
如图表示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方案。已知调控细胞增殖的基因在骨髓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回答相关问题:
(1)若图1中A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 体内的浆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 。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 种类型的C细胞,通常首先是用选择培养基对C细胞进行筛选,筛选出 细胞,然后再设法筛选出 (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
(3)若以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图2),a为去核的 细胞,e是从d中分离出的 细胞,V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 过程。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
已知SARS是由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SARS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1)实验步骤①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 。
(2)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 酶,后者的作用是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 和 连接起来。
(3)如果省略步骤②而将大量扩增的S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蛋白,其原因是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 ,也不能 。
(4)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
与 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5)步骤④和⑥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相同、不同),根本原因是 。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包含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②过程常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___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犊。受体母牛在接受胚胎之前须经过___________激素处理达到___________,以便为胚胎发育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3)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休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⑤过程所采用的生物技术_________________。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的方法是 ,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有效。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 。
(2)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中的核心步骤是 ,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 ,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与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具有 和 等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4)基因工程中,细菌的毒蛋白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得以表达,产生抗虫性状,是因为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1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 。图1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 ,①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有 (至少答2点)。
(2)科研人员发现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小鼠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小鼠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对杂种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基因关系分析的结果如图2。据此推测,2号染色体上有 基因,能无限增殖的各种细胞系有 。
(3)在④之前要进行抗体筛选的目的是 ,在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 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过程是 ,过程⑦的实验技术名称是 。
(2)过程③构建出的表达载体必须要含有 、 、 和目的基因等结构。
(3)过程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4)生产药物时可用微生物做受体细胞,那么④应采用 处理,使受体细胞处于 ,从而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药物生产也可用乳腺生物反应器,那么④则应采用 的方法,从而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作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