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北京卷)化学部分

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 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 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 Fe-3e-=Fe3+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 H2SO4NaOH--腐蚀品 B. CH4,C2H4--易燃液体
C. 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 KMnO4,K2Cr2O7--氧化剂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中含有脂基
B. 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 C3H6O3
D. 幼稚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 SO2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 SO2的生成
C. ③中选用 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 SO2
D. 为确认 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0.1mol/L CH3COOH溶液的 pH>1: CH2COOH = CH3COO-+H-
B. " 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 2NO2 g =N2O4 g H<0(红棕色)(无色)
C. 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Fe8H 2NO2-  = 3Fe2 2NO↑+ 4H2O
D.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O32-+H2O=HCO3-+OH-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CuS的溶解度大于 PbS的溶解度
B. 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 CuSO4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2++S2-=CuS
D. 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

e.png

投入H2(g)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平衡时,乙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

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pH=5.0时沉淀完全;
      Mg2+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Ⅰ.向化合物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  Ⅰ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2)  由Ⅰ、Ⅱ判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3)  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4)  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5)  沉淀C的化学式是
(6)  若上述nAnBnC=1:2:3,则的化学式是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反应(选题"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1mol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若该反应消耗32gCH3OH转移6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试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离逐渐减弱。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镇痉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

(R,R`代表烃基)

(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 反映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 ,其结构简式是
(4)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扁桃酸由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F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7)N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