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历史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1929年12月2日,一个考古学上的新发现震动了全世界:中国年轻的考古学家裴文中发掘出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后来考证,此化石距今有70-20万年。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你认为此化石是

A.元谋人化石 B.半坡人化石
C.北京人化石 D.河姆渡人化石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胡人汉服”成为社会时尚。这主要得益于改革中(  )

A.实行了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实行汉化政策 D.整顿吏治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以上诗句中的“千里长河”指的是 (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国家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

A.精简机构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明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赠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林则徐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争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下列属于八年抗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中共七大
C.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美国记者这样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  )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代表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

A.楔形文字 B.金字塔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沙特阿拉伯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可怕的恶魔。”这里的“他”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大型综艺类节目现场,主持人的出题与文艺复兴时期一位著名文学家有关,他给出了三个提示,由此可推断该文学家是(  )

提示一:他是意大利人
提示二:他是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提示三:他的代表作是《神曲》

 
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托尔斯泰        D.但丁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她并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英国实行的是议会高于王权的君主立宪制。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权利法案》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以下是九年级某学生对会议内容的归纳,错误的是(   )

A.决定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B.决定成立联合国
C.苏联决定参加对日作战 D.与会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知识竞赛题目:判断与“1993年”、“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 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 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传教民农耕、遍尝百草,被尊为华夏族祖先,其陵寝在我市境内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帝 D.蚩尤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湘不成军”的民谚形成于清末湘军取代绿营军成为清军主力时期,这只军队的缔造者是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蔡锷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8月率部在长沙起义,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程潜、陈明仁 B.彭德怀 刘少奇
C.傅作义 聂荣臻 D.林彪 罗荣桓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样的诗句来称赞我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是湖南籍科学家

A.侯德榜 B.詹天佑 C.邓稼先 D.袁隆平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促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魏源在书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D.民主和科学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礼仪规范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孔子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孔子还修诗、书,订礼、乐,赞易而作春秋,此所谓六经。其先皆官书也,经孔子之手而流布于民间。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是怎样把官府教育传播到民间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作者认为“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的主要原因。
(4)材料三作者对汉武帝持肯定态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5)你认为作者评价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标准是什么?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谢石敏《世界经济大战》
材料二 “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戊戌变法内容
材料三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五 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是昨天和今天,甚至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走十月革命的的路,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繁荣富强,这个理想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惜抛洒热血。
——张建华:《俄国史·自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洋务运动“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句话的理解。
(2)戊戌变法是近代化的重要探索,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民主义”是近代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有人认为这一历史事件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请说出其主要理由。
(4)材料三中“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指的是什么?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2分)
(5)有人认为“1927年中国革命既走了十月革命的路,也走了中国自己的路”,请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标志的?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材料三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l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材料四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一方面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谁?“《解放宣言》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2分)
(4)19世纪“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在经济上和生活习惯上有何重大措施?“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世纪中期美、俄、日解决社会危机的办法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世界潮流?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材料一 蒸汽机能够提供巨大的动力,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许多台机器,雇用更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兴起;工业城市也开始逐渐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场革命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与社会结合的比过去的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科学研究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中国的的863计划都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尤里卡计划,太空合作行动,国际原子能机构更是国际间的合作。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说明:图1伦敦警察手持火把在大雾中指挥交通,图2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后垂死挣扎的海鸟,图3 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图4核电站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变为鬼城。  
请回答:
(1)工业革命中创制改良蒸汽机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分析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内燃机车和飞机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2分)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1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