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化学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 | 氧气 | B. | 稀有气体 | C. | 氮气 | D. | 氢气 |
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水果榨汁 | B. | 冬瓜腐烂 |
C. | 铁锅生锈 | D. | 煤气燃烧 |
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B. |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
C.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D. | 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
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
B. |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
C. | 18g水中大约有6.02×10 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
D. | 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甲醛浸泡虾仁 |
B. | 焙制糕点时添加含小苏打的发酵粉 |
C. | 用霉变的谷物做饲料 |
D. | 为防止骨质疏松,长期摄入过量的钙元素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 B. | 稀释浓硫酸 |
C. | 蒸发食盐水 |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01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
B. |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
C. |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
D. | 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
B. |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
C. | 用燃烧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
D. | 用肥皂水涂在蚊虫叮咬处止痒 |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 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 |
B. | 用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
C. | 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
D. | 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 |
很多饮料中都含有柠檬酸( ).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属于氧化物 |
B. | 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 |
C. | 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 | 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
如图所示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B.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 |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 和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 和 |
C.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D.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溶液 ( ) |
溶液 |
过滤 |
B |
(
) |
蒸发、过滤 |
|
C |
(
) |
足量铜粉 |
加热 |
D |
稀硫酸(稀盐酸) |
适量氯化钡溶液 |
过滤 |
规范书写是我们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
(1)"Co"表示
(2)"CO"是由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东昌湖某区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水样呈淡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将水样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步骤,可初步净化为自来水。
(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发生的反应为:
(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
(4)铁制品在空气中锈蚀的实质就是铁与空气中的(填序号)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A. | 氧气 | B. | 二氧化碳 | C. | 水蒸气 | D. | 氮气 |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填序号)决定的.
A. | 最外层电子数 | B. | 核外电子数 |
C. | 电子层数 | D. | 质子数 |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成水.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
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3)20
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
(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填序号)。
A. | 溶剂的质量 | B. | 溶液的质量 |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D. | 以上都不变 |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
(3)组装好A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
(4)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放在桌面上。
呼吸面具中"氧气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
【提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对白色固体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氢氧化钠 猜想Ⅱ:碳酸钠 猜想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适量;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 |
. |
证明猜想Ⅲ正确 |
【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