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卷(四)历史试卷
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
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
小明从历史网站的《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 |
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寒杂病论》面世 |
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A.自由性 | B.广泛性 | C.民主性 | D.公正性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 B.道家学说 |
C.儒家学说 | D.墨家学说 |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A.徐州 | B.沈阳 | C.北平 | D.南京 |
2015年,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6个春秋。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6届联大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B.万隆会议走向国际舞台 |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
D.中美关系缓和是70年代外交关系的关键 |
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指的是
A.甲午战争 | B.五四运动 |
C.九一八事变 | D.七七事变 |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 | B.遵义会议召开 |
C.工农武装割据 | D.七届二中全会 |
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英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错误的一个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
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
C.希特勒集总理、总统与一身 |
D.英国在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安然无恙 |
下图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全面内战的爆发 | B.三大战役 |
C.千里跃进大别山 | D.渡江战役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下图图书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安妮日记》,作者是一位犹太小女孩,该书表现了这个女孩的恐惧、绝望和对天真世界的向往。关于该书表述正确的是
A.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
B.反映了一战人们对“凡尔登战役”的恐惧 |
C.揭露了冷战的残酷 |
D.揭示了殖民掠夺的残忍 |
与表格内容所对应的任务正确的一项是
A.①罗斯福②华盛顿③林肯④杜鲁门 |
B.①罗斯福②林肯③华盛顿④杜鲁门 |
C.①华盛顿②杜鲁门③林肯④罗斯福 |
D.①华盛顿②林肯③罗斯福④杜鲁门 |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始于意大利
②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③但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
④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 | B.消除种族歧视 |
C.维护国家统一 | D.实现领土扩张 |
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下列诗词中的现象与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形出现于同一时期的是:
A.蒸汽机车直冒烟,穿梭原野百余年 |
B.西方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
C.车中幸有司南柄,试与迷途指大方 |
D.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A.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
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
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其中的“两个大国”是指
A.美国、日本 | B.美国、苏联 |
C.英国、法国 | D.中国、日本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有
A.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建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
B.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四国条约》等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
C.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格局的形成 |
D.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的格局正式形成 |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西周实行分封制,明朝则废丞相,设军机处。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奖励耕战的举措最能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在福建省的是汕头。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由此打开了日本国门并最终使其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_______。
朝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设宣政院加以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在西藏实行 制度,西藏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直接损害了 (国家)的利益;1991年 (国家)的解体标志着冷战格局的结束。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日:“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日:“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什么?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擎知识,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大帝国,不顾时势……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从材料一可见天朝实行何种国策?哪一战争开始打破了“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该国被彻底打垮?
材料二 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二,维新派在当时提出了什么先进的思想主张,列举其中一点即可。
材料三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领。 ——人民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3)材料三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理想有没有实现,请以史实说明。
材料四 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4)材料四的这场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列举一部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品。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征。
土地和民生问题是各国发展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
——北师大九上历史课本
材料二 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
——《宅地法》
材料三 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制,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北师大九上历史课本
(1)请写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对所在国家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法律是由谁在哪次战争中发布的,对战争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战争为所在国家的崛起有何意义?
(3)请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及该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说出它们反映的历史发展潮流吗?土地、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