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六地理试卷

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差15°.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南移时,N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P点的最高纬度是90°,最低纬度是0°
C.P点纬度最低时,N点昼最长
D.P点与Q点运动方向相反

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区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区。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积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A.l月~3月 B.4月~6月
C.7月~9月 D.10月~12月

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

A.全年变化不大 B.汛期变快
C.全年都快 D.非汛期变快

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A.上游植树造林 B.上游水土保持
C.下游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水库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拉各斯人口约1750万(2010年数据),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

(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4)从农业的角度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管辖海域发生了15次台风风暴潮,较往年明显偏多。“天兔”和“菲特”风暴潮使东南沿海多处发生溃堤、海水倒灌现象,60年来绝无仅有。

(1)指出两次风暴潮中对漳州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风暴潮,并分析其影响大的原因。
(2)为减轻沿海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下图示意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月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月两地降水均较少的原因。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 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题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