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后世与尧思想相似的是( )
A.儒家“仁爱”思想 | B.墨家“尚贤”思想 |
C.道家“无为”思想 | D.法家“法治”思想 |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
A.汉代颁行“推恩令” | B.宋朝设立三司使 |
C.元朝设立中书省 | D.清朝沿用行省制度 |
下表是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它反映出当时湖州地区( )
县 名 |
镇 名 |
乌 程 |
乌镇 南浔 菁山 妙西 |
归 安 |
菱湖 埭溪 练市 双林 |
安 吉 |
马家渎 递铺 梅溪 |
长 兴 |
四安 和平 合溪 水口 阜塘 |
德 清 |
塘栖 新市 |
武 康 |
三桥埠 上柏埠 |
孝 丰 |
若干 |
A.自然经济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农耕经济衰弱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孙中山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这一运动应是( )
A.戊戌变法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代表的是( )
A.自然经济 | B.外国资本 | C.官僚资本 | D.民族资本 |
与1927——1936年相比,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主要特点是( )
A.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
B.建立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
C.基本上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
D.进行了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
1903年,中国《大公报》载文:“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B.革命思潮日趋高涨 |
C.宪政思想已有传播 | D.近代政体终于确立 |
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
美国对华出口 (百万美元) |
中国对美出口 (百万美元) |
1972 |
60 |
32 |
1975 |
304 |
156 |
1980 |
3755 |
1059 |
1985 |
3855 |
3840 |
A.中美贸易中国处于出超状态
B.两极格局结束促进了中美双边贸易
C.体制改革缩小了中国贸易逆差
D.贸易发展消除了两国政治分歧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评论的是( )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他最终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将国家从持续70年的停滞和压迫中解救出来”,“他是将自由还给了东欧各国的伟人”。美国总统里根评价的是( )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建立( )
A.符合中国的国情 |
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
C.是区别西方政治制度的需要 |
D.是建立新的民主制度的要求 |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从“中外关联”的角度简要概述1850——1900年间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三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3)“第二次现代化”的一个特点是全球化,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阅读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对美国的相关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千七百八十九年三月四日,首选华盛顿为初次之大统领,成北阿美利加(美利坚)合众国。合众国之独立,实出于国民之爱权利,爱自由,不稍受暴政之压制,奋力以获得胜利。其事业光昌,赫耀伟大。
——《万国历史》,光绪28年(1902年)
材料二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的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材料三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美国宪法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与美国的现实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了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总统制、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
(1)以上三则材料在叙述美国政治史时侧重点有何不同?说明其成因。
材料四 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据王湘穗:《博弈式共生的中美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的观点。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完颜亮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孝文帝改革相媲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熙宗(完颜亮的祖父)当政时,关于继续推行奴隶制,还是转向封建制的政治斗争相当激烈。 金朝第四代皇帝完颜亮(1122—1161年)即帝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领域 |
具体内容 |
政治制度的改革 |
废除熙宗及其以前在汉族地区设置的行台尚书省,使政令统一于朝廷;废除权力极大的都元帅府,仿汉制设立枢密院,任命枢密使、枢密副使主管军事;废除中书、门下两省,只设尚书省,主管朝廷政务等。 |
迁都燕京 |
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上京会宁府日益失去了驾驭全国的地位,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金朝统治中心由女真故地迁到中原汉人居住地区。 |
社会经济的改革 |
派人到各地拘收原侵官地和荒闲的牧地,授予南迁的女真人耕作,多余的土地允许汉人租佃;印钞铸钱,改革币制:下令印制交钞(纸币),又下令铸造铜钱“正隆通宝”,与旧钱通用。 |
——摘编自《女真族杰出的改革家完颜亮》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完颜亮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相似举措。
(2)两次改革的相似措施反映了什么历史规律。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罗伯斯比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材料中“过分的革命活动”和“不可避免的反动”分别指什么?两者是否存在本质差别,为什么?
(2)结合所学简析你如何认识“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