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屯昌县思源实验校初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主题探究越来越成为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图片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对外来侵略 | B.进行三大改造 |
C.发展国民经济 | D.巩同新生政权 |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
D.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 |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事件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
C.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
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侵略越南的战 |
C.朝鲜战争 | D.伊拉克战争 |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
以下四句话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①建国初土地改革,农民分配土地 ②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
③建立人民公社 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责任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
A.“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
A.工商业的改造 | B.“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农村合作化 |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瞻仰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请问:焦裕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模范人物( )
A.“一五”计划时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 | D.“文革”时期 |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
李明的父亲1976年到北京看故宫,正值清明节,他看到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规模的活动。这次活动是( )
A.“一二·九”运动 | B.“文化大革命”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四五”运动 |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 )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 |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
C.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D.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遵义会议 | B.新中国成立 |
C.十一届三中全会 |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上海 | B.珠海 | C.深圳 | D.厦门 |
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 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C.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 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内容: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
(2)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 ,会议制定并通过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3)作为战地记者来到抗美援朝战场,你会了解到用胸膛堵枪眼的 和宁肯烈火焚身也不暴露目标的 的英雄事迹。 |
(4)你来到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现场会看到“铁人” 奋战的身影;同时在国防建设领域,你会了解到“两弹元勋” 的光辉事迹。 |
(5)你来到1953年的中国,你会看到我国正准备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6)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福建,会看到 市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特区。l 988年,我国设置了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 |
为纪念改革开放36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共10分)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回答一点)(2分)
(3)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忆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2分)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2分)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