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A.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  )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
洋务运动
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主要标志是(  )

A.鸦片战争的发生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新文化运动兴起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天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

A.思想文化 B.军事技术 C.教育制度 D.政治制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共产党人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
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
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
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贺绿汀《游击队歌》

(1)从材料一地图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并评价李鸿章的言论。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有何反应?(4分)
(2)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形势,从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战争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请求光绪帝变法,史称“           ”。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             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 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3月12日,南京各界人士拜谒中山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新文化运动高举          的大旗,促进人们更加积极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

A.民主与专制 B.科学与愚昧
C.新文学和旧文学 D.民主和科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进攻。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山东烟台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 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 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
(3)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有效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进行了探究,请你来参与完成。
任务一
【知识梳理】
(1)根据表格中的类别,填写相关内容序号。
①孙中山 ②曹雪芹 ③十月革命 ④华盛顿 ⑤巴黎公社 ⑥美国南北战争 ⑦法国大革命 ⑧莎士比亚

政治家
文学家
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任务二
【观点论证】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史实,帮助他们解答。
(要求:问题1和问题2都要作答)
材料一 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历史景点达几十处。同样是美国,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哥伦布发现美洲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场灾难。
问题1:哥伦布是美洲的发现者,还是殖民主义强盗?
材料二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问题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环境不具备,还是维新派操之过急?
任务三 【认识升华】
(3)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两者任选其一作答)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长河中,伟大人物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行动,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思想引领
(1)请将相对应的名人与思想(口号)的字母用线条连接起来。
A 但丁              E 人文主义
B 孙中山            F 中国特色
C 陈独秀            G 科学与民主
D 邓小平            H 三民主义
时代曙光
 
图1攻占冬宫图 图2秋收起义示意图
(2)观察以上图片,指出攻打冬宫的意义?写出毛泽东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俄国与中国道路有何不同?
临危受命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李鸿章      图二          图三         图四
(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
(2)你能认出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请写出来。
(3)图三历史人物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是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口号。(3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2 近代化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