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右图是 1921 年 7 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 B.解放战争的胜利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场运动的目标是 ( )
A.自强、求富 | B.实业救国 | C.民主、科学 |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右图描绘的历史场景是( )
A.公车上书 |
B.五四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
(新疆乌鲁木齐)在某校八年级(8)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B.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是( )
A.北京 | B.长沙 |
C.广州 | D.上海 |
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发、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它”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 B.五四爱国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②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③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陈凯将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其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五四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 西藏和平解放 ④红军长征 ⑤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④⑤③ | C.②①⑤④③ | D.③④②①⑤ |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南京下关静海寺谈判时,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动辄扬言开炮攻城,威胁恫吓。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一听到英军要开炮,马上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
材料二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
材料三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会议上,很多国家对中国不十分了解,对中国抱有敌意。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临时修改了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他诚恳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应团结起来,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周恩来的发言,深深打动了与会代表的心弦,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材料四
1990年到2004年,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其中包括650名军事观察员、军事联络官、军事顾问和参谋军官。 |
图5 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中国官兵
(1)材料一中的谈判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在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指出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
A. B. C. D.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具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意义是( )
A.中共一大 | B.南昌起义 | C.井冈山会师 | D.遵义会议 |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 B.黄埔军校的创办 |
C.南昌起义的发动 | 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
B.领导南昌起义 |
C.发动秋收起义 |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红军长征 |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
右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在这里( )
A.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 |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 |
C.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 |
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
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 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
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右图再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生动场面。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B.开始了向农村进军的革命历程 |
C.形成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 |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
有诗词写道:“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剿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这首诗描写的是( )
A.秋收起义 | B.渡江战役 | C.抗日战争 | D.红军长征 |
(新疆乌鲁木齐)1934年重阳节,在贵州石阡县困牛山,百余红军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宁死不当俘虏,飞身跳下70多米的山崖壮烈牺牲。这一壮举发生在(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 | B.第五次反“围剿”时 |
C.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时 | D.遵义会议召开后 |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②强渡大渡河③飞夺泸定桥④巧渡金沙江⑤四渡赤水⑥爬雪山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⑤④②③⑥ |
C.①②④⑤⑥③ | D.①④⑤③②⑥ |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 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
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 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下列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八一南昌起义爆发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 B.强渡大渡河 | C.飞夺泸定桥 | D.翻雪山过草地 |
如果开展一个以模拟“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包括( )
A.会师井冈山 | B.四渡赤水 | C.强渡大渡河 | D.翻越大雪山 |
提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B.遵义会议的召开----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
2015 年 1 月 15 日是遵义会议召开 80 周年纪念日。右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遵义会议会址
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B.确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 |
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
D.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
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引领下,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五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缩影。请根据图片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在图一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选出的中共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谁?
(2)指出图二会议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意义。
(3)图三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4)图四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图五会议首次使用了哪一重要的科学理论称谓?
(5)依据上述图片,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