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对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占和牵制了日本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
B.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
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活动,这次公祭是为了纪念(  )

A.鸦片战争 B.旅顺大屠杀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南京大屠杀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  )

A.1936年12月 B.1937年12月
C.1938年12月 D.1939年12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评析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36年12月30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从标题看该报道的观点应该是(  )

A.肯定张杨的行动
B.批评张杨的主张
C.反对国民政府
D.保持中立立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 年 2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 12 月 13 日定为 国家公祭日,纪念 30 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台儿庄战役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 年 12 月 13 日,我国首次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2015 年9 月 3 日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文,请写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和标志。(2 分)
材料二  1945 年 5 月 8 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苏联将 5 月 9 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2015 年 5 月 9 日习近平主席参加了在莫斯科红 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文,请写出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重大转折的战役名称及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名称。(2 分)
材料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 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3)根据材料三结合课文,说一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什么贡献。(2 分)
(4)请你谈一谈中俄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按照表格要求,写出序号处的相关内容。

时间
内容
影响
共同作用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1942年1月1日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4年6月6日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乌鲁木齐)读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日军占领沈阳             图二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图三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图四 日本投降仪式
(1)图一反映的事件与日本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著名领导人是谁?
(2)图二反映的事件与图一反映的事件相比,中国的抗战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来的统一战线是什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指的是什么?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在哪里?
(3)图三反映的事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共同签署的文献是什么?写出1945年为尽快打败法西斯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名称以及苏联后来根据该会议决定采取的军事行动。
(4)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调休放假”的通知规定:今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根据图四,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5)“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谈你的认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以史为鉴明得失】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所述是其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针对这一弊端,他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
【前事不忘后事师】
材料二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纲认为德意志不能再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而招致灭顶之灾,要实现欧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彻底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使前几代人蒙受的纷争不再发生。……他对戴高乐说:“以我之见,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证,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他们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
----《大国崛起·德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据材料二,说出德国发动的两次战争,为欧洲国家“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的方法是什么?
【力挽狂澜破逆浪】
材料三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3)据材料三、四,说说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沧海扬帆少年时】
(4)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头剂”。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它给你怎样的警示和启迪?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十分注重与其他文明、国家的交流互鉴,请回答:
(1)丝绸之路是东西文明交流的大通道。从长安出发,向西最远到达什么地方?以下列图片所示文物为代表的相关考古发现,对探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有何作用?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袜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绣花粉袋
(2)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于1924年借鉴苏联红军的制度创办了新型军事学校,其简称叫什么?它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枢,成为中外交流的中心。请列举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促进中外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在重庆可借助的主要国际力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0年以来的百年中国史,是中华民族从苦难深渊走向繁荣复兴的历史。请回答:
(1)首都蒙遭劫难是国之大耻。请写出1900年至20世纪上半期,外国侵略军先后攻占的我国首都的名称。
(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这说明了什么?指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
(3)港澳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请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在重庆首倡世界反法西斯各国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军队指挥机构与联合战线共同战斗,直至德日意法西斯完全崩溃为止。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达成了中英美三国联合行动的协议,正式结成三国军队同盟。1941年12月31日,鉴于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罗斯福总统倡议在重庆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司令部,负责指挥中国和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地区盟军作战,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
----摘编自管维良《从巴都到陪都—简明重庆史》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铁蹄践踏之下,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愈战愈勇,以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牵制并消灭了日军大部分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深陷于中国战场。中国的顽强抵御,推迟了德、意日轴心国的军事联合,使日本在欧战爆发时未能在军事上配合德国;中国艰苦卓绝的努力阻碍了日军的北进图谋,消除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后顾之忧;中国排除万难的相持和远征,打乱了日军的南下布局,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合流。
材料三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正是要重申历史不可更改的定论,阻止那些和平道路上的倒行逆施。二战胜利成果,世界和平进程,人类公平正义,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
----材料二、三均摘自任仲平《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纪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庆成为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并驾齐驱的城市,举世瞩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地位迅速上升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3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何重大意义。(2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

毛泽东等赴重庆前延安机场合影 在抗战胜利后,各群众在平毁碉堡     1946年上海群众举行反内战游行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右图,此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    )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A.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     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粉碎敌人进攻
(转战陕北)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转战陕北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

A.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C.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遵义会议 B.万隆会议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挺进大别山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虽然只有一米多 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 3 省 88 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 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  )

A.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B.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1期 专题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