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根据右边资料卡片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它记录的是(  )

A.凡尔赛体系建立
B.欧洲联盟成立
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卷)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昵?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卷)巴黎和会后,德国的军用飞机被肢解(如下图),其依据的是《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  )

A.向波兰割让“波兰走廊”
B.不得拥有空军
C.向法国交还阿尔萨斯——洛林
D.海外殖民地被瓜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是因为(  )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B.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的新秩序
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
D.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冷战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辽宁丹东卷)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了危机
C.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D.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辽宁丹东卷)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内容是(   )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先发生在英国
B.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C.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D.危机破坏性极大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条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不许设防;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此内容出自(  )

A.《九国公约》 B.《洛桑条约》
C.《凡尔赛和约》 D.《色佛尔条约》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西南昌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雨飘摇陷深渊】
材料一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与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1)据材料一,说说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有何特点?
【狼烟肆虐心犹寒】
材料二    20世纪两场战争简表(如下)

时 间
战场位置
参战国
1914-1918
欧洲、非洲、亚洲(中东)、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0多个
1939-1945
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0多个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20世纪以前的战争相比,20世纪发生的这两场战争有何不同?
【且行且思归正道】
材料三    如下图
 
注:图一为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二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6道弧线组成地球的形状,表示世贸组织是由不同成员国构成的国际组织。
(3)据图一,说说联合国的成立传达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心声?据图二,说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适应了世界经济哪一发展趋势的需求?
【可期可待开新篇】
(4)今天,我们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压力与环境恶化、经济上的不公平、恐怖主义、全球性疾病等。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何好建议?试说出两条。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二:战后,美国凭借极摩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谋求全球霸权。苏联的强大及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阻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
阅后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美国政府面对这场危机采取了什么举措?
(2)为了转嫁这场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1分)
(3)根据材料二,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3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1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东南州卷)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治国方针也应随之与时俱进,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和必 然的选择。中外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改革,并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次改革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与土地相关的措施是什么?
(2)19 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2 分)
(3)美国为摆脱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进行了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特点。(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国家和政策连线。(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将与图片对应的字母进行连线)(6分)

A--     ---       ;B---       ---        ;C---      ----     
(2)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针对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回答:

细心的同学们,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请将出错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并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处。(6分)
甲(  )        ;乙(  )           ; 丙(  )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星期四),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了金融不稳,人们惊恐万状,被吓坏了的投资者们命令他们的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美国总统罗斯福
回答:
(1)材料一所述股市的崩溃在经济领域造成了什么危害?(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元贬值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新运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D.戈尔巴乔夫改革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卷)苏联所实行的这一路线的市场关系能“发展为社会主义”。因为它几乎不需要强制,而且注重这样的原则:“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这一路线是指

A.新经济政策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五年计划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北卷)下图中某条拆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拆线是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铜仁卷)下列选项中,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看下图)相符的是(    )

A.赫鲁晓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B.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C.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D.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改革相符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局部改革和调整政治经济体制
C.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D.通过实行多党制分散国家权力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吉林卷)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西南昌卷)“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

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 专题16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东西方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