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M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东十一时区 B.位于东半球东十一时区
C.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

图中岛屿M的面积约为

A.300平方千米 B.3 000平方千米
C.6 000平方千米 D.9 000平方千米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45°纬线地形剖面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所示地区

A.东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B.西部适宜种植水稻
C.东部适宜发展林业 D.西部适宜种植小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F地地方时为

A.7日21时 B.6日9时
C.6日21时 D.7日9时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质构造对人类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四种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且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地质剖面图,判断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与①地相比,②地

A.此季节气温较高 B.气温年较差较小
C.此季节降水较多 D.降水季节变化大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 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C—海陆间循环       ②B—海陆间循环
③B—陆地内循环       ④C—陆地内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若乙为水汽输送,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①a—四川盆地多夜雨             ②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③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④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洋流中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

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于9月12日生成,先后在菲律宾东北部、海南岛东部、广东南部、越南北部完成四次登陆。下图为此次台风活动中三个不同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台风“海鸥”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
B.台风在14日2:00时势力最强
C.15日2:00海南岛雨过天晴
D.台风中心17日2:00已登陆广西

9月14日到17日期间,香港

A.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 B.风速逐渐增大
C.降雨强度逐渐减小 D.气压逐渐降低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

A.甲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
B.乙图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C.甲图山脉海拔高度较高
D.相同的自然带,在甲山脉出现高度低

下列关于甲、乙两山脉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山脉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B.甲图山脉位于北半球,北坡是阳坡,热量较高
C.乙图山脉南坡的雪线高于北坡
D.乙图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读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A.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B.植被覆盖率低
C.地壳活动更活跃 D.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C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道弯曲,支流多
B.洪涝集中春季和夏季
C.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D.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读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及中线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说法正确的是

A.两线均从长江干流直接调水
B.东线调水自济宁以北可以自流
C.中线调水水质更好
D.中线可基本实现自流

在南水北调过程中,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限制沿线重化工业发展,防止水污染
B.停止长江枯水期调水
C.减少沿江企业用水,满足北方发展需求
D.倡导节约用水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甲、乙两图,北京市风向的变化是       。渤海湾风速变    (大或小),判断的理由是     。
(2)5月7日北京受          天气系统影响,形成      天气,该日白天北京比平壤气温低的原因是    
(3)图示季节华北地区用水特别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非洲刚果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刚果河流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的根本原因是      。
(3)若对该河流域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4)今年,图示区域埃博拉疫情爆发,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埃博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疫情滋生蔓延的原因。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回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       和            。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和乙图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9月23日为期一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闭幕。会后发表的成果文件表明,遏制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峰会就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消减排放、筹集资金等达成重要全球愿景。世界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800多名包括商业、金融等各界代表参加了峰会。
材料二 环境退化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是OECD的21世纪第一个十年环境战略的主要目标。所谓脱钩,就是指环境压力的增长比经济增长要慢。脱钩包括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绝对脱钩:环境压力稳定或下降,而经济继续增长;相对脱钩:环境压力增长,但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要慢。
材料三  OECD国家(共30个)气候变化环境指标与经济脱钩状况

(1)2014年气候变化峰会举办地之所以选在美国纽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在材料三四个案例国家中,哪个国家的脱钩结果表现最好。如果需要分析该国脱钩关系较好的原因,你认为应该需要查找些什么资料或相关数据。
(3)从材料三可知,目前OECD国家中,气候变化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特点是什么?
(4)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逐渐成为国际谈判中的一项规范用语。请解释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措施中,为什么说各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下表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读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不同点。
(2)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相比的利与弊。
(3)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4)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5)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至少答两点)。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