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飞机飞行航线

A.一直不变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8小时 B.12 小时 C.16小时 D.20小时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00米,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分别为

A.100米、300米 B.200米、400米
C.100米、400米 D.200米、300米

图中③、④、⑤三条河流中画法不正确的有

A.0条 B.1条 C.2条 D.3条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约为

A.3° B.5° C.8° D.10°

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漫画反映了我国

①人口出生率较低 ②人口死亡率较高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甲)和我国各类地形所占比例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图甲中③山脉是

A.横断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山脉 D.巫山山脉

图甲中B所代表的地形类型是图乙中的

A.a B.b C.c D.d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说,华北地区的降水有“七下八上”的说法,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七下八上”的含义是指华北地区的降水多发生在

A.每天七、八点钟的时候
B.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
C.每月的七、八日前后
D.年降水量在700~800mm之间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雨所致 B.台风的影响
C.受低压控制的结果 D.锋面的影响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B.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①地区与③地区的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A.400mm某年等降水量线 B.3000m的等高线
C.一月0℃等温线 D.400mm等年降水量线

①地区与②地区的最不明显的地理差异是

A.旱地与水田差异 B.热量差异
C.森林与草地差异 D.降水差异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

A.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近年来,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B.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
C.土地辽阔,土壤肥沃 D.市场需求大,种植利润高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昆铁路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计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起伏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河流走向

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数码所对应的地理事项组合正确的是
a产业与技术扩散   b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   c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

A.①a②b③c B.①c②a③b
C.①b②a③c D.①a②c③b

下列案例不属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是

A.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B.北京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
C.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 D.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缺水问题突出 B.水资源浪费严重
C.人均土地面积少 D.耕地后备不足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A、B、C三部分,说出A地形区的显著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
(2)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B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表:

请你从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3)C山地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它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喀什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也是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门户。
材料二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说出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4分)
(3)归纳新疆城镇分布的特点。
(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乙为黄河上游有色金属“走廊”示意图。

材料二 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建成之初经常受到风沙的危害。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秸、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状沙障,创造了安全畅通50年的奇迹。

(1)影响200mm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说出该地区有利于敦煌壁画保存的最有利气候条件。
(2)说明古丝绸之路从祁连山脉东北麓经过的原因。
(3)据图简述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4)说出草方格状沙障的作用。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材料二 大峡谷两侧的山顶上常年积雪,半山上是苍绿的针叶林,山脚下是红黄相间(10月、11月)的阔叶林,把喜马拉雅山脉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大峡谷海拔2 500至3 200米之间的广大地区,有面积达上千平方千米野生原始天然红豆杉林。其美丽漂亮的树冠成为一种珍贵的旅游观赏型树种,所含的紫杉醇对癌症等疑难病症有良好的疗效,应用开发前景可观。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青藏高原的地形地势特征。
(2)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长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原东南部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农业生产呈现地域特色,请写出青藏高原两种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4)根据图文材料,请你为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作一简单规划。(至少答三点)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11月第一学段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