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
下图表示人体某一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M为效应器。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
B.若a点神经纤维严重受损,感受器接收到刺激后,人体不会产生感觉,也不会作出相应的效应活动 |
C.刺激Ⅲ处,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
D.刺激②处,在Ⅰ和Ⅲ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同 |
B.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 |
C.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
D.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 |
一般来说,当人们吃的东西咸时,其体内的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 |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 |
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由细胞内有序而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 |
B.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 |
C.稳态是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
B.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小 |
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
D.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只有肾上腺、骨骼肌是效应器 |
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 |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
D.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
B.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 |
C.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 |
D.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单向传导 |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
B.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
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 |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
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 |
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
下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的激素的调节 |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
下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
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 |
C.④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
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 |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
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
B.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
C.与艾滋病病人礼节性的握手与拥抱一般不会感染艾滋病 |
D.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
防控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初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的人体内,下列哪种细胞最先增殖分化
A.骨髓造血干细胞 | B.记忆细胞 |
C.B淋巴细胞 | D.浆细胞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杀伤靶细胞 |
B.效应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
C.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
D.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后,可将抗原传递给效应B细胞 |
有关下面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有多个突触 |
B.乙图的④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其功能的完成 |
C.乙图中②③④构成突触 |
D.①中物质进入③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
某人因为遭遇交通事故,如果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
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的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 | B.细胞外液 | C.血液 | D.淋巴液 |
神经冲动在体内的一般传导途径是
A.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
B.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
C.轴突→神经元细胞体→突触→树突 |
D.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
下列对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
B.甲状腺激素和尿素等物质均可能存在于内环境中 |
C.血浆中的蛋白质均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 |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机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
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
B.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
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病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表现出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
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养,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幼苗根的生长方向是
A.↑ | B.→ | C.↘ | D.↙ |
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
B.抑制生长 |
C.促进果实成熟 |
D.防止落花落果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 |
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
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 |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下图是豌豆的去顶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豌豆茎的尖端能合成赤霉素 |
B.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
C.生长素不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 |
D.植株内生长素下降的同时,赤霉素也大幅度下降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
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
C.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
D.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 |
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
A.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 |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作用基团 |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赤霉索均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
B.使用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果实的收获、成熟时间 |
C.植物激素由特定的器官产生,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
D.植物的某些生理效应取决于各种激素之间的相对含量 |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相同
B.A、B、C 点对应生长素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芽的生长,而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左右相等 | B.左多右少 |
C.左少右多 | D.左右均无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量比例减小 |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
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
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
D.蝗虫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92只 | B.大于92只 |
C.小于161只 | D.大于161只 |
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 |
B.即使样方数据大小不同,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 |
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 |
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再取其平均值 |
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依次是①和② |
B.②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比①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
C.若①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②有关,也可能与①有关 |
如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
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
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
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
B.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 |
C.静息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
D.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
下丘脑存在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现用电刺激某动物下丘脑的某一区域①,该动物表现出拒食行为;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②,该动物表现出多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①是摄食中枢,区域②是饱中枢 |
B.如果区域①损毁,将会引起多食和肥胖 |
C.如果区域②损毁,将会引起厌食 |
D.下丘脑是摄食活动的调节中枢 |
如下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加 |
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随即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此人脚底受伤后出现了红肿,医生担心她感染破伤风杆菌,立刻给她注射疫苗进行应急免疫治疗,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此人还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抬脚缩腿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
B.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
C.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
D.若破伤风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细胞大量繁殖,机体此时通过体液免疫来彻底消灭该菌 |
在研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时,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实验,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组别 |
对根的处理方式 |
生长状况 |
① |
黑暗 |
垂直生长 |
② |
单侧光照射 |
背光弯曲生长 |
③ |
对贴琼脂块一侧进行光照 |
背光弯曲生长 |
④ |
黑暗(一侧贴含1×10 -8 mol/L的IAA琼脂块) |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
⑤ |
黑暗(一侧贴含1×10 -6 mol/L的IAA琼脂块) |
|
A.实验表明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
B.②组与④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是抑制作用
D.第⑤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研究表明,赤霉素(GA)与生长素 (IAA)在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效应,二者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GA能促进蛋白质水解,使合成IAA的前体物色氨酸增多
B.GA能促进束缚型IAA转化为游离型IAA
C.GA能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使IAA的含量提高
D.GA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IAA则直接参与细胞生长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标记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 |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
(1)人体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____________细胞(用图中细胞编号回答),该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等液体中。
(2)图中所示过程,充分体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特异性免疫方式)的分工与协作。
(3)巨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核糖体数目较多,这是由于巨噬细胞需要(多选)____________。
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 | 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 |
C.合成大量ATP |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 |
(4)图中“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产生的细胞分泌物是____________。
(5)图示①——④的4个途径中,一定会发生膜上受体与细胞外分子相互识别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
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b]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__。
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_。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①此实验以____________雌雄鸟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结构)来统计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说明上述观点成立。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① 排除外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 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 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 排除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⑤ 减小激素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⑥减小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⑦ 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中至关重要。请回答以下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植物激素指的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有机物。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现象都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其中激素间的关系有__________。
(2)图甲是三个完整的胚芽鞘,现要探究单侧光是影响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还是影响其在尖端以下的横向运输,请在下图中画出云母片安放的位置来设置对照实验,但要符合以下推理:如果胚芽鞘①与③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
(3)图乙是某同学在做探究某激素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的影响实验时绘制的结果图。图中虚线是不使用该激素处理时,所得到的数据绘制的。分析示意图可知,该激素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性,如果该激素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在b与c两浓度之间,能否确定a、b、c三浓度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