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所有生物都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D.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
B.图乙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则t2℃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稻田需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的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B.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C.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厌氧呼吸产物分别是酒精和醋酸,可以制酒和酿醋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根尖分生区细胞一定不会与环境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②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定是糖类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④在保证酶活性的前提下,提高温度,光补偿点一定左移
⑤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一定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⑥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的受体蛋白一定位于细胞膜上
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

A.全部正确 B.有一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全都不对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乙→丙的过程中发生核膜、核仁的解体
C.丙→丁的过程中,细胞中形成纺锤体
D.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分裂的细胞后,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不再分裂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
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一个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哪种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几种染色体组成的子细胞?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代谢类型是什么?以及该生物最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答案依次是

⑴有丝分裂中期    ⑵减Ⅰ中期    ⑶减Ⅱ中期    
⑷1种           ⑸2种        ⑹4种
⑺自养型         ⑻异养型      
⑼生产者         ⑽消费者      ⑾分解者

A.⑶⑷⑻⑽ B.⑵⑷⑻⑽
C.⑶⑷⑺⑼ D.⑴⑸⑻⑾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rps蛋白转变成prpsc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图示prpsc蛋白的形成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prpsc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
B.prps转化成prpsc时有正反馈效应
C.若控制prps的基因的全部碱基中A占20%,则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2∶3
D.DNA、酶以及激素的合成与prps一样都是需要模板的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

A.雄性、雌性、雌性
B.雌性、雄性、雌性
C.雄性、雌性、雄性
D.雄性、雌性、不能确定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爬行鸡的小腿骨骼比正常鸡短,爬行鸡和正常鸡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爬行鸡基因纯合致死;鸡的肤色分为白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对白色爬行鸡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白色爬行鸡、黄色爬行鸡、白色正常鸡、黄色正常鸡。则子代中白色爬行鸡∶黄色正常鸡为

A.9:1 B.6:1 C.3:1 D.2:1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hBX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B纯合(XhBXhB   XhB 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是b的等位基因,B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的
B.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C.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B、b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不会出现棒眼雄果蝇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     ③染色体分析    ④B超检查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A、b分别代表玉米的两种优良基因,且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①②③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过程⑤⑥的育种方法应用到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可能耗时最长
D.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载体的结合时,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
B.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同环境中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基因型的频率不会改变
D.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模型常被用来对于生物学现象和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而图形则是模型中常见的表达形式之一,如果用下图来表示一些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则有可能需要对它进行一定的修改,下列选项的修改和解释相对较为科学的是

A.若A、B、C、D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则该模型可以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和分泌依次经过的结构,箭头所代表的转运方式是具膜小泡
B.若A、B、C、D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织细胞,箭头所代表的为各自释放的激素,则C所释放的激素能对A和B相应激素的释放产生抑制
C.若A、B、C、D分别代表CO2、RuBP(C5)、三碳化合物(C3)、糖,则该过程反映了碳反应过程中CO2的转变过程
D.若A、B、C、D分别代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则在C、D之间还有一个结构是传出神经,它们都是神经细胞,所组成的结构叫做反射弧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RNA病毒,能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患埃博拉出血热,危害极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BOV能在人类和灵长类的血液及其他分泌物中生存和繁殖
B.EBOV侵入生物体后,会被浆细胞识别并分泌专一性抗体消灭
C.EBOV在体内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D.EBOV在宿主细胞中复制需要的原料和能量都全部由宿主细胞提供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
B.浆细胞都是在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来的
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神经递质都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②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
B.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流经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实验,甲、乙、丙枝条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D.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丽信阳的冬天有点霾,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异常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两种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代谢过程的实验装置,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缓冲液能补充CO2,保持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都产生了          
(2)在达到光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外部制约因素是              一定的,内部制约因素是       是有限的。假设呼吸速率不变,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则 CO2补偿点将会      移(左或右或不移动)。
(3)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③④过程时,在较强光照下,刻度毛细管内水柱将       移(左或右或不移动),其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表示           速率。
(4)若用图2装置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则需对装置做两处改进:
                 ;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颜色有不同的表现型,等位基因 Pa、Pb、Pc。分别决定蓝色、黄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已知 Pa>Pc, Pb>Pc,每个个体具有其中的 2 个基因。为进一步探明 Pa 与 Pb 之间的显隐关系,研究人员用该植物作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合一:黄色(父本)×白色(母本) 子代:黄色和蓝色
杂交组合二:黄色(父本)×蓝色(母本) 子代:白色和蓝色
杂交组合三:蓝色(父本)×蓝色(母本) 子代:白色和蓝色
(1)基因 Pa、Pb、Pc 的遗传遵循       定律。
(2)据杂交组合      可判断 Pa 与 Pb 之间的显隐关系为           
(3)由于疏忽,杂交组合      的结果未能统计完全,该组还应出现      颜色的花瓣。
(4)又知该植物细胞核中存在抑制叶绿体形成的基因 h,基因型为 hh 的个体不能存活,
欲探究控制花瓣颜色的基因与 h 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
取携带 h 基因的蓝色纯合亲本与携带 h 基因的白色纯合亲本杂交得 F1, 再用 F1中携带 h 基因的个体相互授粉得 F2,观察并统计 F2表现型及比例。
②F1中不含 h 的花瓣基因型为          
②若 F2蓝色花瓣与白色花瓣之比为       ,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
(2)小明不小心手碰到针而缩手时,兴奋在其体内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是______ 。
请在下图右侧的神经纤维上绘制出膜内外正负电位、局部电流的方向及兴奋的传导方向。

(3)在吃辣椒时,从舌头接触辣椒到产生辣觉的过程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反射活动。
(4)科学研究表明: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高于正常水平,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_________病。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口渴”症状,是因为水分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___________的渴觉中枢而引发的。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图2是某同学绘制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种群数量变化中的“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
(2)若图1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若扬子鳄种群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则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种群的能量将会_____________,原因是处于同一营养级生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3)若图1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4)图2中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2所示以外,还有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技术实践】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氮源来自____________。
(2)筛选和纯化酸性脲酶生产菌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对同一浓度的酸性脲酶生产菌稀释液,分别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前者的数量_____(多于/等于/小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用海藻酸钠固定含酸性脲酶的细菌时,应将海藻酸钠溶液和细胞混合滴入溶液中。右表是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形成的凝胶珠状况,从表中看出,海藻酸钠的浓度应选用____________g/dL。若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海藻酸钠质量浓度(g/dL)
凝胶强度
凝胶气泡量
成球难度
凝珠形状
1.0

没有
较易
扁圆形
2.0

少量

圆球形
3.0

较多
稍难
有托尾
4.0

大量

难成球形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科学家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该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属于            (生物工程)的范畴。
(2)图示过程是根据预期的            ,设计           ,最终必须对           进行操作。
(3)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        (从免疫角度考虑)。
(4)上述过程中对科学家来说难度最大的是           

来源:2016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