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模拟质检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B.道尔顿、阿伏伽德罗、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
C.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是因为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分散系一定是气溶胶,且
富含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还原铁粉,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B.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铝制容器可以用来腌制咸菜等 |
C.“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min 方能破坏其感染性,此过程主要发生了蛋白质的变性 |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
B.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
C.NO和NO2的密度均比空气大,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D.C3H8和CH3CH2OH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间作用力相近,二者沸点也相近 |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叙述I |
叙述II |
A |
水玻璃具有黏性 |
盛装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
B |
往氯化钙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 |
CaCO3不溶于水,Ca(HCO3)2可溶于水 |
C |
NH4Cl受热易分解 |
可用加热法除去I2中的NH4Cl |
D |
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氢氧化铁胶 和浓的氯化铁溶液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制得胶体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 |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C.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OH稀溶液反应,因为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 ” |
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分析其元素的填充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均属于原子晶体 |
B.④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 |
C.②、⑦、⑧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
D.②⑤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盐溶液在25oC时的PH值为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
B.向装有2mL 2mol/L AlCl3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0.01mol/L氨水3mL,产生沉淀且沉淀不溶解,说明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 |
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数分钟,冷却后依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和碘水可检验淀粉是否已发生水解和是否完全水解 |
D.海带灼烧成灰烬后,加水煮沸2~3 min并过滤,滤液中可加入适量的H2O2来氧化I‑ |
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反应都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 |
B.由反应过程可推知氧化性:O2>Fe3+>SO42﹣ |
C.溶液的pH:A>B>C |
D.A溶液到C溶液,Fe3+浓度变大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80gCuO和Cu2S的混合物含有的Cu原子数一定是NA |
B.标准状况下, 5.6L O2作为氧化剂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A |
C.常温常压下,14g C2H4和C3H6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D.25℃,1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 0.1NA |
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假设是淀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利用此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
B.铜电极应与X相连接 |
C.M电极反应式:(C6H10O5)n + 7nH2O-24ne-= 6nCO2↑+ 24nH+ |
D.当N电极消耗0.25 mol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反应:2CO(g) CO2(g)+C(s)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产生血红色沉淀说明硫酸亚铁溶液已变质 |
C.升高CH3COONa溶液温度,其水的离子积常数和PH值都增大 |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H4HSO4②NH4Cl ③NH3·H2O,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
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酸 |
HClO4 |
H2SO4 |
HCl |
HNO3 |
|
Ka |
1.6×10-5 |
6.3×10-9 |
1.6×10-9 |
4.2×10-10 |
从以上表格中判断以下说明不正确的是
A.在冰醋酸中,高氯酸的酸性最强
B.水对于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C.在冰醋酸中1mol/L的高氯酸的电离度约为0.4%
D.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 |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D.对于反应②,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 |
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
B.用图2装置电解精炼铝 |
C.用图3装置构成铜锌原电池 |
D.用图4装置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H1=△H2+△H3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3﹣、N2、Cl﹣六种离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剂是含CN﹣的物质,氧化产物不只有N2 |
B.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3﹣ |
C.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
D.标准状况下若生成2.24LN2则转移电子1mol |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
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D周期序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E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除稀有气体外)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乙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 ;
(3)写出C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E的单质通入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反应生成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 。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是26,最外层有2个电子。
元素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存在Fe2+的方法是 ;
(3)
(4)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其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Na2FeO4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
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
则: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具体数值)
(2)该温度下,将100mL 0.1mol/L的稀硫酸与100mL 0.4mol/L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后,溶液的pH= ,此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mol/L;
(3)该温度下,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的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具体数值)
(1)人们常用催化剂来选择反应进行的方向.如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
①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反应主要生成 ;(填“CO、CO2”或“HCHO”)
②2HCHO(g)+O2(g)=2CO(g)+2H2O(g)△H= ;
(2)已知:CO(g)+2H2(g)⇌CH3OH(g)△H=﹣a kJ•mol﹣1.
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若某时刻、250℃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CO)=0.4mol•L﹣1、c(H2)=0.4mol•L﹣1、c(CH3OH)=0.8mol•L﹣1,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某学习小组依据SO2具有还原性,推测SO2能被Cl2氧化生成SO2Cl2。
查阅资料:SO2Cl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Ⅰ.化合物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 。
Ⅱ.在收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 的洗气瓶。
Ⅲ.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满Cl2,再通入SO2,集气瓶中立即产生无色液体,充分反应后,
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如下研究。
(1)研究反应的产物SO2Cl2。
向所得液体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经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外)只有SO42-、Cl- ,证明无色液体是SO2Cl2。
①写出SO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检验该溶液中Cl-的方法是 ;
(2)继续研究反应进行的程度。
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
②写出SO2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的化学方程式 。
O3氧化海水中的I-是大气中碘的主要来源,将O3通入稀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为探究外界条件对I2生成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填写表中的空白处。
编号 |
实验目的 |
反应物 |
反应前溶液的pH |
温度 |
1 |
对照组 |
O3+NaI+H2SO4 |
5.2 |
25℃ |
2 |
①__________ |
O3+NaI+H2SO4+FeCl2 |
5.2 |
②_____ |
3 |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O3+NaI+H2SO4 |
③_______ |
5℃ |
(2)为测定生成I2的量,用移液管取20.00mL反应后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c mol·L-1
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消耗V mLNa2S2O3溶液。
已知:①H2S2O3是一种弱酸;②2Na2S2O3+ I2= Na2S4O6+2NaI
①该滴定实验中除烧杯、锥形瓶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可选用 (填物质名称)作指示剂;
③反应后溶液中碘的含量为_________g·L-1;(用字母表示)
④甲同学认为在滴定前应微热溶液,以排除溶液中溶解的O3和O2,不然会使滴定结果偏___________(填“低”或“高”)。
从石油和煤中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4)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填A>B、A<B或A=B”)。
I.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之王”,可用于制造
飞机、导弹的无油轴承,密封填料,人造血管,滑雪板,不粘锅等。其合成路线如下
图所示: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B→C: ;
C→D: 。
Ⅱ.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
解而变成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1)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
(2)已知有机物中若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则化学性质相似。完成下列问题:
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