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厄运(è)     静谧(mì)     不屑置解(xuè)

B.坍塌(tān)   蹒跚(pán) 清冽(liè)     锲而不舍(qiè)

C.确凿(záo) 伛偻(yǔ)   沉砀(dàng) 忧心忡忡(zhōng)

D.挟持(xiǎ)   恐吓(hè)   器皿(mǐn)   惟妙惟肖(xiào)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狼藉 秀颀 屏息敛声 无可耐何

B.依傍 遒劲 诩诩如生 截然不同

C.寥落 洗涤 正襟危坐 免冠徒跣

D.躁热 深宵 油光可鉴 天伦之乐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山水画不在乎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其中,更讲求山水画的意境。而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B.苏州园林设计讲究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强调随地形、地势变化而变化。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地域特色。             

C.《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浓浓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D.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吕伟充满自信,神采奕奕,沉静自若地走上十米高台,从容不迫地准备开始她完美的凌空一跳。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我国南方普降暴雨,川、黔、鄂、皖等不少省份都遭受了洪涝灾害,各级政府启动防灾减灾预案,力争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B.6月23日,北斗第55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后,通过5次变轨,进入预定轨道,相当于卫星进入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             

C.身患重疾的张桂梅老师,在南疆大山里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中学,12年来默默奉献,把不少家境困难的女生送进了大学,改变了她们的人生命运。             

D.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厨艺达人”、“美食网红”。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话剧《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第五幕中的独白,通过对“风”“雷”“电”等的歌颂,表现了主人公痛恨黑暗向往光明的强烈情绪。             

B.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在清朝被钦定为正史,但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C.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作家,诗人。她的散文《荷叶•母亲》,用红莲比喻自己,借遮盖大雨的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D.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直接组合,也可靠连词放在中间来组合。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用对偶的形式,根据下面的文字为图书馆写一则广告,大致介绍清楚图书馆的环境和馆内藏书,20字以内。

       图书馆设在四合院中,有很好的环境;藏书室中有古今中外的上万卷图书。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

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着:“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③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④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⑤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⑥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⑦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⑧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⑨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有删改)

(1)下列对作者文中观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要有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

B.要读书更要灵活地实际运用。

C.“不求甚解”也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D.在生产劳动中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例举现实生活中关于读书的现象,其目的是为了引出自己的现点和论述。表明写作本文有极强的针对性。

B.选文第⑤段紧扣第④段,先叙后议,叙议结合,强调了我们在读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实际运用,更要用得灵活。

C.综观全文,选文的主体部分是四则引文,以及作者结合引文进行的多角度阐释,所以,这四个部分可以颠倒顺序。

D.作为论述类文本。选文最大的特色是大量使用了举例论证。所选四个例子精要贴切,角度各不相同,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不要秘诀的秘诀”,前一个“秘诀”指的是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和科学的读书方法;后一个“秘诀”指的是不下苦功就会读书、作文的方法。

B.选文在第⑥⑦段要阐明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限于自身的知识和阅历,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死抠住不放,恰好是科学的读书方法。

C.作者在最后一段明确地告诉人们:读书其实是没有秘诀的,关键在于要放弃贪图省力。不下苦功的念头,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读书。

D.“我觉……”“我想……”“我们现在读……”,选文中大量出现这样的语句。使得整篇文章语言不温不火,娓娓道来,特别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共分为10个大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及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对于人类社会或群体以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的承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力量,这与其存在特点有很大关系,因此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容易出现中断。某些领域或项目往往因传承人的死亡而走向衰落,不经意就会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传承人。

       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2006年起,国务院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

(据互联网,有删改)

材料二

(据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材料三

       6月13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全省各地将围绕传统医药、传统体育和餐饮类技艺等非遗项目,以70%在互联网平台上展播,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240余场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非遗活动。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云游•四川非遗”影像展当天上线。主办方从19个市(州)、3个省直部门、1位个人推荐的137部非遗影像作品中精选出35部,将通过电视段和网络平台进行为期一周的展播,同时还将联合海外文化中心用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大平台同步进行线上展播。

“四川非遗购物节”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亮点,非遗购物节汇集了全省356位非遗传承人、536家非遗店铺及其相关企业,展示展销5000余款非遗特色产品。

       独具特色的“非遗健康生活——中医药之美专题展”也于当日正式开展,展览诠释了四川传统中医药这一世代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与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精彩互动。

( 据《四川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反映出,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相当大的的难度。

B.由材料一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C.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D.材料三选用的是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可以用“四川非遗购物节成亮点”作为题目。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德阳地区的德阳潮扇,绵竹年画,中江仓山大乐,广汉三星堆,广汉保保节,什都马井元宵节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B.柱状图中古比前三的传统技艺、传统音乐和传统戏剧在现实中存在最为普遍。分布也最为广泛,传承和发展也更加有利。

C.由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与人文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D.今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采用70%在互联同平台展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这是由防疫抗疫的现实决定的。

(3)结合材料,请你为“传统中医药”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几点建议。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马戏团的秘密

(日) 星新一

       一段时期,某马戏团红得不得了,每种动物都会表演一套精彩的节目,使得每天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寂静的夜晚,满座的观众早已离去。马戏团的团长准备回自己的房间去好好地睡上一觉。

       就在这时,有人来拜访了。因为素不相识,团长问道:“您是谁啊?”

“我是刚才看马戏表演的人。演得实在好极了,像兔子爬树什么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是妙极了!”

       听了他这番恭维话,团长倒颇有点飘飘然了,原本想说的“我累了,请您快点回去吧!”之类的话,也给忘了。“是啊。如果大家感到有趣的话,那真是没有比这更叫人高兴的了!”

“人人都很喜欢呢,那只看上去很凶猛的老虎,竟然像猫似的驯顺极了。虽然我还不知道您是用的什么办法,可您能把它们训练到这种程度,那就该称得上是伟大的天才!”

       由于被过分的称赞,团长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他兴致大发,喋喋不休地讲起训练方法:“训练动物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在制作训练装置上却煞费了苦心。花了好多岁月,也曾几度失败。”

       说着,团长拿出只手电筒样的东西,上面装有一个标度盘以及一些形状复杂的线圈。那个人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这个玩意儿,一边问道:

“这,这是什么?”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用电波给动物施催眠术的装置。您看到了吧,在标度盘上画有许多动物。”

“也有猫呢!”

“把刻度对准有猫的地方,然后朝着老虎一按电钮,于是老虎受到催眠,会以为自己是一只猫。”

“有道理。原来驯服动物是这么一回事!在马戏团里面,还有会洗衣服的狮子呢。”

“是的。您也许还看到会打铃的牛、会跳越高台的猪吧!那都是靠这个装置起作用的结果。另外,要想使动物恢复原状时,只要对上零的刻度,按一下电钮就行了。”

       团长得意洋洋地解释了一番。那人听着听着,不由得探出身子,两眼放出光芒:

“这么说来,只要有了这种装置,谁都能马上办起马戏团啦。请务必把这个装置让给我!”

“不行,这是我好不容易制作出来的东西。这个玩意儿,随便人家出多少钱,我也不能让出去。”

       团长一口回绝,可那人仍不死心:“我真是想要得不得了,假如你真的不想让的话……”

       那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子,想要扑过来。可谁知团长早已按下了训练装置按钮。接着,团长一边收拾起装置,一边自言自语道:“哎呀呀,这个粗野无礼的家伙,我要惩罚他一下,让他也像这个样子在马戏团里干上一阵子。”

       第二天,马戏团里又增加了个颇受欢迎的演员,那可不是动物,而是一个善于模仿黑猩猩的丑角。他学得可真像,简直同真的黑猩猩毫无两样。“嘿,怎么会学得那么像呢?”观众交头接耳,颇觉不可思议,但又极其高兴地拍手鼓掌。

(1)下同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介绍了马戏团近段时间很红,为故事的发生营造了一个环境,同时也设置了为什么会很红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B.主人公马戏团团长,在得到拜访者的赞赏后,改变了原先想尽快打发走来客自己好好休息的想法,说明他是一个讲究礼仪的人。

C.小说在结尾处,观众“交头接耳”“拍手鼓掌”,说明马戏团的节目更加受到大家的欢迎,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结构更加完整。

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主要展现了一个夜晚开始到第二天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太多曲折,但读来让人颇有兴趣,余味悠长。

(2)用简明的话概括什么是“马戏团的秘密”。

(3)文中的两个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你认为文中的团长能不能守住马戏团的秘密?请说明你的理由。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茬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1)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B.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C.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D.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公少有大志

少时,一狼径去

B.汝但出外留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与母湛氏同居

居十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吾自为计

自三峡七百里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侃母亲让儿子只管留客,其它事情自己会安排好。她卖发购米,砍柱为柴。为范逵一行准备了精美的食物。

B.陶侃虽然家底贫穷,但从政后能做出成绩。为人称颂,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和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C.范逵既佩服陶侃的才能和口才,又有感于母子的厚意与热情。离别时与陶侃相谈甚欢。竟然忘记了路的远近。

D.离别时,陶侃送了又送,直到范逵说要为他传颂美名时,陶侃才返回,可见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②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鉴赏。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热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淡淡“青霭”,“青霭”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最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4)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6)庭下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B.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作者设想了有强大功能的潜水艇,有能发射到月球的大炮弹,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C.《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D.“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么?你想错了。”这是简•爱这样一个迫求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女性的宣告。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怎样理解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作文。

       如图是《骆驼祥子》小说的封面配图。请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展开想象,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段。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作文。

       飞流而下,涛声如雷,这是壶口瀑布,是大自然的美;热情如火,舞动似风,这是安塞腰鼓,是民俗的美;坚定如钢,昂物而行,这是逆行的背影,是时代英雄的美……

       联系引文,自选角度,请以“美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明确(诗歌除外);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来源: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