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变化或技术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液化气的燃烧B.
使用火药
C.用棉花线织布D.
冶炼金属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并获得了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属于有机物
B.C15H22O5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C.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1个氢分子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2:5
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2SO2B.Na2SO4C.NaSO3D.Na2SO3
下列离子可在溶液里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
A.Ba2+、Na+、OH﹣、SO42﹣B.Ba2+、Cu2+、NO3﹣、Cl﹣
C.K+、Na+、OH﹣、Cl﹣D.H+、Ba2+、NO3﹣、OH﹣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填“氢气”或“煤”);
(2)在新买的轿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
(3)生活中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 (填“元素”或“单质”)
(4)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
(5)“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可由反应2NaOH+X=NaClO+NaCl+H2O制得,则X的化学式为 。
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
(2) 将30℃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硝酸钾 氯化铵(填“>”、“=”或“<”);
(3)如图中m点的含义是 。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反应条件省略),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
”与反应后生成
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
(2)图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根据图所示,以具体物质为例,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常温下,X是一种能灭火的气态氧化物,Y是一种黑色固态氧化物,它们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X、Y的化学式:X 、Y
(2)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其中反应③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画出气体Z中呈正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呈负价的离子结构
示意图 。
已知: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
②:NaHCO3+HCl=NaCl+H2O+CO2↑
某学生欲用黔西南州著名的万峰林风景区山上的石灰石和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C、D装置仪器接口顺序应选
A.abcd B.badc C.dcba D.cdab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接口字母序号)进入.
现有2瓶无色且失去标签的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如何鉴别,其方案很多.
[提出问题]仅提供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否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开来?
[猜想假设]将失去标签的两种溶液分别编号为A、B,假设A为碳酸钠溶液,B为氢氧化钠溶液.
[设计思路]现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思考得出如下初步鉴别思路:
甲:将两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稀盐酸,根据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乙:将两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氢氧化钙溶液,振荡,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1)以上两种思路是否都正确 (填“都正确”或“一个正确一个不正确”)
[实验探究]请参与下列实验过程:
(2)请在上述实验思路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思路 (填“甲”或“乙”)
进行实验
(3)填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①将A、B两溶液各取少 量,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 ② |
A溶液样品中有:
|
则A 为 溶液 B 为 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发散思维]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还可从下列试剂中选取.请你选择一种能鉴别这两种溶液的试剂 (请填写序号)
A.KOH B.Na2SO4 C.BaCl2 D.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