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以下有关热现象的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
A. 90°C的水也可以沸腾 --沸点随气压的升高面降低
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 --酒精蒸发时放热
C.用湿手拿出冰箱冷冻室里的雪糕感觉到“粘”手 --水的凝固现象
D.夏天从冰箱冷藏室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上出现了小水滴 --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20cm处的位置,通过透镜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像。由于未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小明按自己的理解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对应的光路图(光屏位置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画的光路图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 10cm
D.若画出光屏,则光屏应画在透镜的左侧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
3cm,当弹簧测力计在
A点沿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力的力臂为 0.12mB.此时为省力杠杆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D.钩码总重为 2N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 A和 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 A和 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的比热容与 B的比热容之比为 2:1
B. A的比热容与 B的比热容之比为 2:3
C.都加热 t时间, B吸收热量比 A吸收热量多
D. A和 B升高相同的温度, B吸收热量较多
关于电与磁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电磁继电器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扬声器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移动滑片 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 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I,则绘出的 U-I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A.B.
C.D.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 产生,通过 传入人耳的,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暑假里,小明到四川黄龙景区(海拔近 4000m)旅游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的袋子鼓起来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明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黄龙景区的大气压 ,与鼓起来之前相比袋内气体的密度 。
夏天到了有些人运动完之后喜欢喝冰镇饮料解渴,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健康,同学们不要盲目效仿。现有一冰块漂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冰块在熔化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冰块熔化后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已知 ρ冰=0.9×103kg/m3, ρ水=1.0×103kg/m3)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2×107J/m3,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C)。
(1)完全燃烧 0.05m3天然气可放出热量为 J。
(2)某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50%,完全燃烧 0.05m3天然气可使常温下 5kg的水温度升高 °C。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 R2=30Ω.当 S1闭合, S2、 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6A,则电源电压为 18 V;当 S2闭合, S1、 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6A,则 R1= Ω;当 S1、 S3闭合 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
某电饭锅内部电加热器原理电路如图所示,它有烧煮和保温两档。开关 S断开时,电饭锅处于 档,已知 R1=605Ω,电饭锅烧煮时的功率是保温时的11倍,则 R2= Ω;该电饭锅烧煮 20mim,保温 10min总共产生的电热是 J.(不计热量损失)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用手机拨打、接听电话或连接 WiFi无线上网都是利用了 来传递信息;调成振动模式后,来电时电流驱动内部的马达产生振动提示来电接听。能说明这个马达振动原理的是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与水面重合,水面上方是空气,光线 BF经凸透镜射出
后斜射到水面,在焦点 F处发生反射和折射。请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 AB和斜射
到水面的反射光线 FC以及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FD。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和 B。
(1)实验过程中一切准备就绪后,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 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2)小明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 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 )像。
(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
(2)根据小车通三次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处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 。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组同学又取来一个小球和一个木块,将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小球推动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由 A位置运动到 B位置,如图乙所示;保持木块在 B位置不动,取回小球置于斜面同一位置重复上面的操作,如图丙所示。在这两次实验中, (选填“乙”或“丙” )图中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更大一些。由此可得出关于影响物体动能大小因素的结论是 。
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萌生的。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都是热机,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过程是 ,喜欢探究的小明同学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其中 (选填“甲”或“乙” )图可以反映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来回摩擦绳甲乙使金属筒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金属筒的内能;当筒内的酒精蒸气将软木塞弹开后,周围的人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个扩散现象说明了 。
小明同学手里有一个标有“
3.8V”字样的小灯泡,他想知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实验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在图甲中找出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并在该导线上画“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2)电路连接好后小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故障排除后,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找到了一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R0,并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继续测量另一个额定电压为 U额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测量时,应先闭合开关 S和 S1,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接着将 S1断开, S2闭合,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 (以上两空均用含有 I、 U额、和 R0的代数式表示)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 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0.6kg(g取 10N/kg, ρ水=1.0×103kg/m3),试计算: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如图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 960N物体的示意图,某段过程中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0.1m/s,工人拉力 F的功率为 120W,物体上升 10s拉力 F克服滑轮组的摩擦做的功是 140J,不计绳重。求:
(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的重力。
现有 A、 B、 C三只灯泡已知 A灯标着 6V3W, B灯标着“ 6V6W, C灯只能看清其铭牌上的额定电压为 6V.通过 A灯和 B灯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则:
(1)将 A、 B两灯并联接在电压为 6V的电源, 20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2)将 A、 B两灯串联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两端,使 A灯恰好正常发光,此时 A、 B两灯的总功率是多少?
(3)如图乙所示将 C灯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R接入到另一个电源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中点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 P;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灯泡实际电功率为 P',已知 ,求此电路的电源电压是多少?(设 灯的电阻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