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

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

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

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的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主要操作方法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

蒸发

B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各成分的密度差异

蒸馏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

加碳酸钠溶液,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D

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中的CuSO4

金属活动性差异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素 14C的 14CO 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 14C(如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 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写出" 14CO 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2)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 14CO 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18O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回答:

(1)经检验紫红色物质是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uO2+3H2 ¯ 2NaOH+  +  

(2)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  (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式为:N2+3H2 一定条件 ¯ 2NH3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2)当前,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