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请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米字格内。
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自贸春风劲,乡村显风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海南的乡村建设将更显独特优势。
你看,牙寒古黎村,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在田间尽情挥洒,弯弯曲曲的小路向村落中延伸,错落有致的屋含掩映在槟榔丛中。好客的村民,淳朴的民风,热气腾腾的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tián静,构成一幅风格清新、令人①____(A.心旷神怡 B.栩栩如生)的水彩画。若是清晨,云雾在远远近近的山岭缭绕,飘飘荡荡,山岭②_____(A.历历在目 B.若隐若现)。小山村上空chuī 烟袅袅,飘出阵阵柴草的香气,响亮的鸡鸣划破湿润的空气,在山岭间回荡。村旁路边的草丛间,山泉水哗啦啦,昼夜不息。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叽叽喳喳唱着欢乐的歌儿…… 牙寒古黎村 ,山灵水秀,生活和美,一定是你心中的向往 !
(节选自《系列人文与地理资料》,有删改)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挥洒
②tián 静
③chuī 烟
④回荡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仿照画线句子,拟写一句宣传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牙寒古黎村。
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
本报海口3月28日讯(记者刘操)白衣执甲,英雄凯旋。3月28日下午,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务后,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和第六、第七批医疗队共368人从武汉乘包机抵达海口,省委书记刘赐贵到机场迎接医疗队凯旋。
(节选自《海南日报》)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消息的主要内容。
下面是复兴学校陈帅同学以学生会名义起草的一封感谢信,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感谢信
尊敬的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白衣战士:
你们好!
新冠疫情爆发后,你们肩负海南人民的重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逆行而上,奔赴"前线"。你们"舍小家,为大家",诠释着奉献和担当。没有硝烟,不意味着没有战斗;没有欢呼,不意味着不是英雄。A. 你们虽然是患者眼中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更是我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
B. 我向你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
复兴学校学生会
2020年4月1日
①文中画线句A有语病,请在横线上修改。
②文中画线句B表达不得体,请在横线上修改。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1)文段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 。
(2)下面是王亮同学阅读本段所做的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向往自由和独立的生活。
B.主人公怀揣梦想,风里来雨里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到了属于自己的车。
C.作者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主人公生活的艰辛以及那辆车对他的意义。
D.选段语言幽默风趣,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忍俊不禁。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富贵不能淫》)
(5)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李辉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何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表明心志。
(6)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心持" , "情怀的优秀共产党员奔赴乡村,为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而奋斗(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填空)。
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的前两句中" "和" "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弗 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二则》)
乙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
②《兑命》曰:"学学半"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④传不习乎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上。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堂吵闹得像一群小麻雀,真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需要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 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⑫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 |
"我"的心理感受 |
李东不爱学习 |
忧心 |
① |
感动 |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 |
惭愧 |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
② |
(2)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3)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4)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1)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②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3)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