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黑板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板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

B.用粉笔写字时,粉笔的密度在逐渐变小

C.粉笔灰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黑板擦接触黑板的面积越大,擦黑板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其两端的电压变大

B.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都保持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逐渐变大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

B.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红外线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由于折射形成形状各异的光斑

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吸起许多大头针,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

B.电磁铁吸起大头针,是因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C.对调电源正负极后,电磁铁会吸起更多的大头针

D.只减少图中线圈缠绕匝数,电磁铁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会减少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妈妈为小明准备的营养早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牛奶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B.烤面包机内的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热效应来烘烤面包的

C.闻到香喷喷的烤面包味,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D.烤面包机的电源线带有三脚插头,是为了使金属外壳接地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塑料片弹出时,小钢球并没有随塑料片飞出。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性钢片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弹性钢片恢复原位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塑料片被弹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钢球没有随塑料片飞出,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老师建议不要将冰冻的瓶装矿泉水放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瓶的外壁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水滴会弄湿书本。学生喝了这种冰水会感到特别凉爽,这是因为冰在熔化时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中,很多场景是由无人机在空中拍摄的。被拍摄的景物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     (填“实”或“虚”)像。当无人机下降时,地面相对于无人机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种滑轮鞋的示意图,其中的滚动轴承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滚轮与转轴之间的      ,滑轮鞋的内靴是用又厚又软的材料制成的,这样能增大脚与鞋之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      ,使脚在鞋内感觉更舒适。在旱冰场上,穿着滑轮鞋的人用力向前推场地周围的栏杆,人会向后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通过电阻A、B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RA    RB(填“>”、“=”或“<”)。若将电阻A和B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则电阻A和B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A:PB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长短和粗细均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

     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会更亮一些,这说明              的电阻更大。在这两种材料中,选用           更适合制作电阻加热元件。(以上三空均填“铜丝”或“镍铬合金丝”)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       (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

(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如图甲所示,则ρ1      ρ2

(2)速度是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则v1      v2.(以上两空均填“>”、“=”或“<”)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于对安全和环保的考虑,沈阳市政府为喜爱户外烧烤的市民提供了专门的场所。烧烤的主要原料是木炭,已知它的热值是3.4×107J/kg,那么84g的木炭完全燃烧放出             J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能使初温为20℃,质量为17kg的水,温度升高到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0的阻值为20Ω,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A。

(1)当S、S1闭合、S2断开,R1的滑片P1移到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2A,求R1的最大阻值。

(2)当S、S1、S2都闭合,R1的滑片P1移到a端时,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条件下,求R2的最大电功率。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起重机吊臂上滑轮组的示意图。用该滑轮组将一些规格相同的石板匀速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若每块石板的重力均为1.2×104N.当滑轮组一次提升一块石板时,钢丝绳的拉力F的功率为3000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和钢丝绳的重力,求:

(1)在此过程中,石板匀速上升时的速度是多少?

(2)若该滑轮组一次匀速提升两块石板到同一平台上,则此时钢丝绳的拉力F是多少?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的并联起来,并与手摇交流发电机串联。摇动转轮,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线圈转动时,两个发光二极管会交替发光

C.线圈转动加快,发光二极管会变得更亮

D.线圈转动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

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②将画有烛焰“像”的纸     (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所示是“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A和B,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用停表测出液体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表1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

液体

质量/g

初温/

加热时间/s

末温/

A

60

20

45

B

60

20

120

45

(1)组装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烧杯和         

(2)加热液体A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为         S。

(3)上述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的液体,其比热容较       (填“大”或“小”)。

(4)小红想用与小明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则她在实验中应控制        (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相同。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经仔细检查后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途中连接错误的那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导线不可交叉)

(2)解决以上问题后,小明在开关闭合前,先将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选填“A”或“B”)端,再闭合开关,此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随后在将滑片P向终点移动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无示数,则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电阻R短路       B.电流表短路

C.电压表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录电流表示数。接下来断开开关,只取下阻值为5Ω的电阻R,把它依次更换成阻值为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并在实验中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试验次数

1

2

3

4

5

电流I/A

0.6

0.4

0.3

0.24

0.2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4)在评估交流环节中,小明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发现上述实验过程并不科学,因为在改变电阻的同时,没有控制                不变。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进行“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分别用不同的器材和方案进行研究。

(1)小明用金属块按照图甲所示方案中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试验,结合图中数据,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F   G(填“>”、“=”或“<”)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步骤a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步骤b的操作

B.步骤a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进行步骤b的操作

C.步骤b中,金属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c的操作

D.步骤a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

(2)小红用蜡块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请将下述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               ,直至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天平左盘放置装满水的溢水杯,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蜡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天平左端下滑,同时蜡块排开的水从溢水杯口流进量筒中,观察天平的状态。

分析论证:

①上述实验中,将蜡块放入溢水杯中,在排开的水全部流出后,如果天平出

                 现象,则可以说明G=G

②因为蜡块在水中漂浮,所以F        G(填“>”、“=”或“<”)。

③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家新买了一台多功能LED台灯,其结构如图甲所示。S1是控制LED灯的开关,USB接口可以给手机充电。小明发现即使S1断开,USB接口也能正常使用。安全开关S2位于台灯底部的前端,当台灯倾斜,S2离开桌面时,它会自动断开,切断台灯的电源。

(1)根据以上信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接入电路。

(2)晓明对开关S2很感兴趣,并开始研究其功能。它将台灯点亮,并保持支架和灯头的夹角不变,试着向后调整支架的位置,当达到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台灯虽未倾倒但底座前端刚好翘起,此时S2断开,台灯熄火。如果把台灯看做是杠杆,此时恰好平衡,则动力臂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臂。

接下来,小明向固定在底座上的笔筒中放入一支铅笔,这时台灯底座重新落回桌面,S2闭合,台灯亮起。当他再从笔筒中取出这只笔时,台灯底座前端翘起,再次熄灭。

(3)小明设想:如果利用安全开关S2,制作一个在手机充电时可以自动断电的控制装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夜间手机充电时间过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经过思考小明只借助了湿巾和少量的水,结合学过的蒸发知识便设计出了一个简易的装置。以下是小明给的设计方案,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抽取一张湿巾放进空笔筒中,并把手机数据线插入台灯底座的USB接口,手机开始充电。

②慢慢向后调节支架,同时观察手机充电的情况,直至手机刚好                 

③保持支架和灯头的位置不变,                                         ,使开关S2闭合。

④一段时间后,台灯底座前端自动翘起,开关S2切断电路。在不改变支架和灯头位置的前提下,若要缩短充电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