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09—2010学年广州市七区联考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监测
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为
A.减数分裂 | B.无丝分裂 | C.有丝分裂 | D.以上3种方式都是 |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
B.细胞凋亡受到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控制 |
C.细胞凋亡是种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
D.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
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或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
B.致癌基因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体液调节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正常情况下,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将
A.发生改变 | B.部分改变 | C.不改变 | D.随机改变 |
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发现的不同之处是
A.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 B.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
C.分裂中期的特点不同 | D.染色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描述为分裂间期、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分裂末
期,按此描述的分裂过程排列①~⑤显微照片,相应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④→⑤→②→③ |
C.③→⑤→④→②→① | D.④→⑤→③→①→② |
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
C.细胞衰老时呼吸速率加快 |
D.细胞坏死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
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某高一同学在新生军训时,脚底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浅黄色液体是
A.血浆 | B.组织液 | C.淋巴 | D.细胞外液 |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a点对应浓度时,根停止生长 |
B.b点相应浓度是促进根生长的最佳浓度 |
C.在c点对应浓度时,仍可促进根的生长 |
D.在d点对应浓度时,根的生长受到抑制 |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B.血浆的pH稳定与它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
C.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
饮酒过量的人走路不稳,是下列哪个结构受到了影响?
A.小脑 | B.脊髓 | C.大脑 | D.脑干 |
下列有关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皮肤血管多数收缩 | B.汗液分泌减少 |
C.骨骼肌出现“战栗” | D.皮肤散热增加 |
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
B.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
D.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有运动 | B.失去感觉的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
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
下列选项中,必需大脑皮层参与的活动是
A.膝跳反射 | B.憋尿 | C.呼吸 | D.血管收缩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内的两种细胞产生的激素,都能对血糖浓度起调节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拮抗作用 | B.协同作用 | C.促进作用 | D.抑制作用 |
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
C.⑤、⑥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
D.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会出现低血糖 |
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则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反应速度迅速 | B.作用范围较广泛 |
C.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 D.作用时间短暂 |
关于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一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 B.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 D.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
右图表示人体激素的分泌、运输、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 |
B.激素分泌后经特定线路由导管运输到靶细胞 |
C.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疾病 |
D.激素起作用后仍能重复使用,不需源源不断补充 |
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 |
B.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人体免疫系统过弱导致的 |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
D.人体的免疫系统只具备防卫功能 |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
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吸毒、输血等途径感染 |
D.与艾滋病患者的任何接触都可能染病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 B.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生长 |
C.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
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脱落酸 | B.乙烯 | C.生长素 | D.赤霉素 |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
下列对激素调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调节反应速度迅速 |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协调的 |
C.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
D.激素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反应时间短 |
首先分离出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A.2,4—D | B.苯乙酸 | C.吲哚乙酸 | D.吲哚丁酸 |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与植物顶端优势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A.乙烯 | B.细胞分裂素 | C.脱落酸 | D.生长素 |
取a、b两段玉米胚芽鞘,切去尖端,使其不再产生生长素。把a段正立、b段倒置放置进行如下图的实验。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的接受块能使失去尖端的胚芽鞘c向右弯曲,而乙组的胚芽鞘d不弯曲。
实验说明:
①甲组的接受块含有生长素 ②乙组的接受块含有生长素
③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④生长素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水果、蔬菜是用植物激素刺激其生长发育而成熟的,人们担心儿童吃了这类水果、蔬菜后,会出现性早熟。科学研究证实:此类水果、蔬菜并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下列有关的解析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与人的性激素的结构不同 | B.植物激素对人的性成熟没有作用 |
C.植物激素在水果、蔬菜中含量很低 | D.植物激素不能转化为人的性激素 |
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 | B.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
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 D.一块农田里的全部绿色植物 |
右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A.逐渐增加 | B.逐渐减少 | C.保持稳定 | D.无法确定 |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 B.迁入率和迁出率 |
C.出生率和死亡率 | D.种群密度 |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A.4000尾 | B.3200尾 | C.1600尾 | D.800尾 |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果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体积增大 |
B.第17-29天,成虫死亡率下降 |
C.第21-37天,成虫的增长率下降 |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
“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养料)充足 | B.没有敌害 | C.没有竞争 | D.资源、空间有限 |
右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 |
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 |
C.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
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某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在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是
A.琼脂块 | B.液体培养液 | C.血细胞计数板 | D.显微镜 |
填写概念图:
①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③
细胞外液 ④
(存在与细胞外,约占1/3)
(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 ② ) ⑤
图中,①为 ,②为 ,③为 ,④为 ,⑤为 。
5分)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 (填写“动物”或“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分裂 期的细胞简图。
(3)图C时期细胞处于 分裂时期,内含 条染色体。
(4)图D表示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了 ,并逐渐扩展,最终使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某人的手被图钉扎到,随即产生了缩手反射,反射弧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当图钉刺入皮肤时,痛觉感受器产生兴奋沿着 传向脊髓的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分析后,兴奋由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作出缩手的应答反应。此人在产生缩手反应之后立即感到手指刺痛,这是因为兴奋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上传到位于 的痛觉中枢而产生痛觉。
(2)皮肤受伤后,环境中的病原体乘虚而入。当病原体进入体液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可起保卫作用,这种防卫并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属于 性免疫。
(3)如果病原体突破了上述防卫,机体就会产生专门抗击特定病原体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称为 。若病原体侵入机体细胞,机体会通过 免疫方式让宿主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而被消灭。
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下面左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控模式图,右图是左图的简化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受到寒冷刺激后,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使左图过程 (填图中数字)的活动首先增强,经过一系列作用,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多,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等多种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________ ____的共同调节。
(2)在上述调节活动中,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肝细胞,则肝细胞被称为该激素的 。
(3)右图的“甲”代表 ,它分泌的激素“乙”的中文名称为 。
(4)左图中过程④和⑤说明激素分泌存在着 调节机制。请在右图中用箭头表示该过程。
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萘乙酸(NAA)对促进萌发种子胚轴生长的最佳浓度范围,做了如下实验。
① 配制7组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
② 在培养皿底部铺3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7种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并标号。
③ 选取大小相近的番茄种子作实验材料,在每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50粒种子。
④ 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
⑤ 三天后,测量每个培养皿中的萌发种子胚轴长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浓度(mol/L) |
清水 |
10–9 |
10–8 |
10–7 |
10–6 |
10–5 |
10–4 |
10–3 |
胚轴平均长度(mm) |
11 |
12 |
13 |
13 |
11.5 |
10.5 |
8.5 |
7.5 |
请根据上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
(2)NAA对促进萌发种子胚轴生长的最佳浓度范围是 。
(3)请在下边坐标系中绘出不同培养液中番茄胚轴长度变化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