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B.荧光消失是由于ATP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
C.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ATP
D.滴加葡萄糖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2年,科学家里斯和普兰特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衣藻、玉米等植物的超薄片,发现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20.5 mm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DNA酶处理,这种纤维消失,由此证明,叶绿体含有的这种细纤维结构就是(  )

A.酶 B.RNA
C.DNA D.核酸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了验证某种物质是否为消化酶,可用斐林试剂
B.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未被破坏
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在人体内环境中起作用
D.酶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分泌出细胞几个阶段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TP分子在细胞内能释放能量、储存能量,从结构上看(以腺苷为基点),其原因是(  )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和释放能量
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极容易断裂和形成
③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TP转化为ADP
④ADP可以迅速与磷酸基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为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A—P~P~PA—P~P+Pi+能量,在叶绿体中进行时,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
B.相互转化的反应部位不同
C.高能磷酸键形成和断裂的部位不同
D.相互转化的生理意义不同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TP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药商店出售的ATP注射液可治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滴注这种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至少要通过的细胞膜有(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的成分可以是蛋白质、脂质或核酸
B.酶促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无关
C.有酶参与的反应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D.DNA连接酶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D.因变量和自变量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肝糖元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的过程是(  )
①ADP+Pi+能量ATP
②C6H12O6+6H2O6CO2+12H2O+能量
③ATPADP+Pi+能量
④肝糖元nC6H12O6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在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
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
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由上表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
(2)E不是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E1来自__________,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中,E2主要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生命活动。
(4)A1和A2相同吗?__________。根据你的分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51、2酶与ATP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