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生物试卷
珊瑚虫常与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受益。由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能够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固海边堤岸,有利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珊瑚能不断长大,因此珊瑚是生物 |
B. |
藻类植物可为珊瑚虫提供所需氧气 |
C. |
珊瑚虫可为藻类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
D. |
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域 |
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B. |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
C. |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D.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B. |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
C. |
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物种适应环境能力更强 |
D. |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
在用显微镜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 |
B. |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导致视野变亮 |
C. |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
D. |
观察装片,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
细胞的生活靠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下列对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的控制中心 |
B. |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
C. |
控制物质的进出 |
D. |
储存细胞液的场所 |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遗传物质不会改变 |
B. |
细胞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无变化 |
C. |
细胞分化将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
D. |
细胞分化将导致细胞功能发生相应变化 |
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
B. |
量筒中滴加油滴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
C. |
实验结束后,A所在量筒比B所在量筒液面低 |
D. |
两量筒中液面差异的原因是枝条A进行了光合作用 |
夏季末,农民从田间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晒而堆积到屋内形成谷堆,一段时间后谷堆内出现发热发烫的现象。这是由于新鲜稻谷有较为旺盛的( )
A. |
蒸腾作用 |
B. |
呼吸作用 |
C. |
光合作用 |
D. |
吸收作用 |
下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 |
B. |
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 |
C. |
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
D. |
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
科学合理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种食物(各 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儿童、青少年的膳食中应适量增加丙的比例 |
B. |
膳食中适量补充戊有助于我们预防坏血病 |
C. |
膳食中适量补充乙有助于我们预防夜盲症 |
D. |
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甲为主 |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下列不能体现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
A. |
白细胞能吞噬伤口感染的细菌 |
B. |
红细胞能运输氧气 |
C. |
血浆中含有能抵御病原体的抗体 |
D. |
身体有了炎症白细胞会增多 |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寻找毛细血管的最佳方法是( )
A. |
血流速度很慢的血管 |
B. |
血管壁非常薄的血管 |
C. |
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 |
D. |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
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表示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肾小球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肾小管中的尿液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曲线乙代表的物质是( )
A. |
血浆蛋白 |
B. |
葡萄糖 |
C. |
无机盐 |
D. |
尿素 |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 |
B. |
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
C. |
激素调节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
D. |
激素调节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
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 分子上,而 又大多集中在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 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 个基因 |
B. |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 分子 |
C. |
每条染色体上只有 个蛋白质分子 |
D. |
每个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
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不仅对生物产生直接作用,也会带来一些未知的长期影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随着草甘膦(一种除草剂)的长期使用,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逐渐增强。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草甘膦使牵牛花产生了抗性变异 |
B. |
牵牛花与草甘膦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 |
C. |
牵牛花抗性增强是由于产生了定向变异 |
D. |
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永远有利于自身生存 |
环境条件适宜时,细菌、真菌的繁殖速度都比较快。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自然界中,细菌一般都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
B. |
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生殖细胞 |
C. |
单细胞的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后代 |
D. |
多细胞的食用菌主要通过孢子生殖来繁殖后代 |
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并利用一些微生物来制作传统发酵食品,以此改善了生活。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
豆浆 |
B. |
泡菜 |
C. |
酸奶 |
D. |
果酒 |
季节更替之际,气温起伏较大,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机体存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 |
B. |
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经抗原刺激而建立的 |
C. |
机体的三道防线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
D. |
接种疫苗主要是刺激机体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
下图中,甲、乙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或“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所用到的部分材料用具;图丙、丁分别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所示的二种试剂中,只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______;只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______;在上述两个实验中都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使用该试剂的目的是______。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还有______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不考虑镜头),用甲所示显微镜安装的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______倍。
(3)在内、丁所示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中,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从柑橘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于图内中的[ ]______;两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场所是[ ]______。(“[ ]”内填序号,“______”填结构名称)。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比C中的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A中的幼苗生长比C中的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
(3)该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他选取了两套一样的A装置,首先应将两套装置置于______(填“光照”或“黑暗”)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______,以此来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______。
人体具有多个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其中a代表物质,b、c代表气体,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据图分析作答:
(1)食物主要在消化道的______中被消化,该器官中与消化蛋白质、淀粉无关的消化液是______。
(2)空气中的气体b经吸气进入肺泡后,进而透过肺泡壁和______进入血液中,会使血液变成颜色鲜红的______血。
(3)图示中A表示______作用,血液中的______无法通过A作用进入Ⅰ中。
鹦鹉是一种十分受人们喜爱的宠物鸟,其艳丽的羽毛颜色一直是人们繁殖培育的重点。现有几只不同羽毛颜色的雌雄鹦鹉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组或______组的实验结果,都可判断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是______。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 和 控制,则乙组后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丙组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称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