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河北]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下列生物实验或实践与所用方法对应不合理的是    

A.用溶液培养法鉴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B.用连续培养法延长微生物培养的稳定期和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
C.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
D.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有利于促进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B.用反转录法合成胰岛素基因时只能从胰岛B细胞中提取相关的模板
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引起受体细胞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是基因工程中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理过程中高尔基体的活动会加强的有     
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②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③胚乳的发育过程   ④植物体细胞杂交时杂种细胞的形成
⑤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递质的释放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措食物链流动时只能从较低的营养级流向较高的营养级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含蔗糖、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培养太肠杆菌,髓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中3种糖类物质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对葡萄糖利用先快后慢,对蔗糖的利用速率基本保持不变。
B.乳糖可以通过与大肠杆菌分解乳糖的酶进行可逆性结合来调节酶的活性。
C.葡萄糖消耗完后,太肠杆菌内分解葡萄糖的酶马上消失
D.大肠杆菌合成分解乳糖的酶造成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息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物质,在细胞代谢中只起信号作用而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完成与受体的结合后,信息分子就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分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物质1是___________。胰岛B细胞以及____________构成效应器。
(2)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发生的细胞反应所形成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二次免疫反应与第一次相比更为强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物质2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
(4)若某种有毒物质抑制神经兴奋时所分泌物质1的分解,则胰岛B细胞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的有角和无角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为了研究牛角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某牛群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上表,回答相关问题:                                     
(1)有角性状由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基因控制。
(2)第3组实验后代出现____________现象,且比值接近__________________。
(3)第1、4组实验的杂交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但第1组子代来出现特定比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群中发现一头一侧有角一侧无角的公牛·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5)运用______________方法分析第3、4组实验结果,可判定牛角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请写出第3组实验的遗传图解。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比较甲植物和乙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体积为10L)中,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比较AB段甲、乙两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则甲_________乙(大于、小于、等于)。
(2)若甲、乙植物是大豆和玉米,则乙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C点时乙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A点到C点,乙植物积累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与赤霉素的发现过程有关的问题。     
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出正常植株高50%以上且结实率大大降低,水稻的这种情况称为“恶苗病”。科学家观察到这种现象之后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探究假设是否正确,科学家设计了实验,实验的大致思路是:用培养液培养赤霉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若这些幼苗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正确。
此后,其他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到结晶的赤毒素,要想证明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生物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