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改变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C.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月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pH为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pH由低到高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C.不同物种淀粉酶的最适pH有差异
D.人的淀粉酶活性比植物淀粉酶活性高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细胞衰老,代谢减弱;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②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③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④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对表中有关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34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A.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判断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3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2∶1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 –-深紫色、Pm –-中紫色、Pl–-浅紫色 、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 >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1中紫色︰1浅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太空椒和抗虫棉 B.无子番茄和“番茄-马铃薯”
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 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
D.“甲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禽类、蛋类为主 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A.a B.b C.c D.d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时,用苏丹Ⅲ染液处理后,用清水洗去浮色后观察
B.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
C.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传递,可采用14C标记示踪
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最好随机取样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①过程旺盛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
B.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 )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相关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在一定范围内,V与底物浓度成正相关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正相关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相关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2)图甲中的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3)图乙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序号)。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是(填序号)。
(4)若图乙所示细胞为效应B细胞,则其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外,所经历的结构依次为(填序号),研究该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是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检测实验结果。甲图是在20℃、空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乙图是在甲图 a 点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植物更适宜在林荫下生长,这是由植物本身的决定的。可将A、B共同种植,形成群落的结构,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2)甲图b点的含义是    ▲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4)乙图中两曲线表明,温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反应而影响光合产物量。
(5)如在乙图的 m点条件下测得A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曲线,则该曲线与甲图曲线比较 a点的移动情况是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甲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个体可以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
(2)Ⅲ7号个体婚前应进行,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若要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需要保证①  ▲   ,②  ▲  
(3)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①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②假设控制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分别用B和b表示,图乙表示Ⅱ3产生的卵细胞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该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并在图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b

 



A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 ▲ 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过程发生在 ▲ 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
(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
(3)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4)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填“相同”或“不同”)。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甲表示人体反射弧组成,图乙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注:[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甲图中a、b结构称为,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是图中的[   ],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2)乙图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填序号)中的液体,当⑥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刺激产生,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
(3)若乙图表示胰岛组织,当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以调节血糖浓度,实现的稳态。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光合作用总量减去呼吸作用总量)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克。
(2)据图2分析:草原的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 ▲  之间,这样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但是由于我国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导致土地沙化逐年加重,避免现存草原沙漠化和治理已沙漠化的草原是国家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请为此献计献策: ▲  
(3)从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来看,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图中c点放牧量,生物多样性会 ▲  。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 ▲  价值。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像后换上高倍物镜,经调节形成清晰图像,但没有观察到中期图像,原因是 ▲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  
(4)某同学欲探究当地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对生物染色体变异有无影响,请你利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帮助该同学提出一个研究课题: ▲  
(5)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胚具有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
数日后的现象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23°C
23°C
23°C
23°C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 ▲  无关,与 ▲ 有关。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4
1.0
X
Y
Z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            ,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 (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进行改变。

来源:2011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