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2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能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是 ( )
A.叶绿体 | B.细胞核 | C.高尔基体 | D.溶酶体 |
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
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 |
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 |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升高 |
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 |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 |
B.溶酶体——“消化车间”,含多种水解酶 |
C.核糖体——加工蛋白质及脂质的“车间” |
D.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
以下实验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苏丹Ⅳ鉴定大豆种子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B.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D.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
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 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①④②③⑤ | B.①⑥④②⑤ | C.①②⑥③⑤ | D.②⑥①③⑤ |
下图表示森林中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 |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
C.用O18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
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
|
|
|
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检测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A |
淀粉 |
斐林试剂 |
红色 |
B |
脂肪 |
苏丹Ⅲ |
蓝绿色 |
C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D |
核糖核酸 |
甲基绿 |
绿色 |
下图为在某种光强度和一定温度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某绿色植物O2的释放量(单位叶面积·每小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0(O2吸收量mg/h) |
B.当二氧化碳浓度为100ppm时,该植物光合速率等于40(O2释放量mg/h) |
C.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后,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随时间增加而不再增加 |
D.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00ppm时,如需提高光合速率,可增加光照和适当提高温度 |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 |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I段 |
C.II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III段 |
有关下图坐标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 |
下图①为某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由①变异而成的染色体②~⑤中,属于染色体重复而引起变异的是 ( )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下图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和4是同源染色体 |
B.此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 |
C.1和3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
D.该细胞分裂可能产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
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密码子GCC——丙氨酸):
CGG重复次数(n) |
n<50 |
n≈150 |
n≈260 |
n≈500 |
X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
50 |
50 |
50 |
50 |
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
1000 |
400 |
120 |
0 |
症状表现 |
无症状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
B.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 |
C.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
D.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 |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
C.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
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中占的比例为1/16 |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豌豆从播种到收获为1年时间,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F1种子,F1自交产生的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上述实验分别需要在第几年才能得出结果( )
A.3年 2年 | B.2年2年 | C.3年3年 | D.2年3年 |
下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且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简图。如果分裂形成的细胞Ⅱ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组成为( )
A.aabbcc |
B.aaaabbbbcccc |
C.AaBbCc |
D.AAaaBBbbCCcc |
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D.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
基因型 |
DDSS |
DDss |
DdSS |
Ddss |
DDSs |
DdSs |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显性纯合体 | B.显性杂合体 | C.隐性个体 | D.不能确定 |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判断是( )
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
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 |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 )
A.12 % | B.9 % | C.6 % | D.4.5 % |
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现有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假设他们在产生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则他们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A.1/2 | B.1/3 | C.2/3 | D.1/4 |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
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杂交水稻和白菜—甘蓝两者育种的原理不同 |
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
C.基因工程育种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的育种方法 |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成功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下图中a、b、c、d分别为细胞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
C.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
D.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
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
D.农田弃耕后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 |
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
B.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 |
C.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
D.利用水利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D.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 |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直接原因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氨基酸、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葡萄糖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④⑤ |
右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 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
C.出现地理隔离 | D.形成生殖隔离 |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①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③ |
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 |
B.⑤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 |
C.⑧代表肝糖原和肌糖原 |
D.⑨代表脂肪和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
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
D.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生根效果 |
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 )
(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
下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是该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1小时CO2的变化曲线图(标准状况)。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1)图甲中细胞器a是 ,b是_____,物质④是 。
(2)根据图乙分析,在15℃、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CO2 mL;
A点总光合作用强度 B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点为曲线在纵轴上的交点,它上下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在图丙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15℃条件下1小时O2的变化曲线图。
请分析并计算下列有关问题:
(1) 某育种科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以后获得160颗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不等于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染病。假定小麦穗的大小与抗病不抗病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亲本自交得F1,在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自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的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 有一种遗传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这种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0%,则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N的质量数为14,下同)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x与y的关系可用柱形图表示,则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是 细胞,吞噬泡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2)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②中的 细胞(填数字)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3)图乙所示反射弧包括 个神经元,兴奋在该反射弧ab段上传导的方向是_________(填a→b或b→a),兴奋传到突触被突触后膜识别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细胞膜上具有 。抽指血时不发生缩手的行为说明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_________控制。
下图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率为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图甲中B→C的变化可以看出,在该年份中红松种群的年龄组成的特点可以用图乙______曲线表示。
(2)图丙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根据丙图,在右图中用字母、箭头补充完成能量流动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