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2《经济学常识》专题2第3、4节同步练习
下列关于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循环是资本周转的一次重复 |
B.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一个过程 |
C.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
D.资本循环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
某工商银行发放工业贷款4000万元,平均年利率为6%;全年吸收存款3000万元,平均年利率为4%。全年支付给职工工资30万元。该银行在该年度获得的利润是( )
A.80万元 | B.90万元 | C.100万元 | D.120万元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所在企业资本家所有 |
B.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 |
C.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 |
D.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全部新价值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
① 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②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③ 使资本主义看到了自己的危机和灭亡
④ 揭示了两大阶级的对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高涨阶段 |
B.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危机阶段、高涨阶段 |
C.危机阶段、高涨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 |
D.危机阶段、萧条阶段、高涨阶段、复苏阶段 |
下列说法体现劳动与劳动力不同的观点是( )
①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② 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③ 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
④ 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李嘉图体系所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 )
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 绝对工作量
③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 实际发放的工资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剩余价值是( )
A.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
B.商品的价值和新价值之间的差额 |
C.商品的价值和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差额 |
就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价值是在资本家贱卖贵买中产生的 |
B.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
C.剩余价值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 |
D.剩余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 |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 )
A.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
B.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 |
C.在商品流通中贱买贵卖 |
D.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典经济学理论成果 |
B.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 |
C.德国古典哲学 |
D.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
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最初的动因是( )
A.马克思遇到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困难 |
B.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 |
C.马克思对经济学情有独钟 |
D.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
“我们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可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却往往两倍于此。”这是马克思在出版《资本论》时的感慨。这说明了马克思( )
A.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顽固刻苦的精神 |
B.为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 |
C.一心为工人着想 |
D.是工人阶级的一员 |
对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认识正确的是( )
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消耗人类劳动 |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
C.是商品,因为它消耗了人类劳动 |
D.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
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 )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
B.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仍然是商品 |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
D.金银作为货币,其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
A.价格波动 | B.不等价交换 |
C.国家宏观调控 | D.统一的市场 |
关于剩余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② 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创造了剩余价值
③ 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了剩余价值
④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如果布鞋厂老板比特加强管理,同时市场上对鞋的需求量上升,比特制鞋厂的产品就会出现供销两旺的状况。这时,比特发现他的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加快,他获得的剩余价值也更多了。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① 生产周期的长短 ② 货币流通的速度
③ 企业内部管理状况 ④ 市场供求状况
⑤ 生产资本的构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某生产企业的工人所受的剥削可能来自( )
① 产业资本家 ② 商业资本家
③ 借贷资本家 ④ 银行资本家 ⑤ 农业资本家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
B.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
D.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
A.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
B.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
C.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与资本循环不同,资本周转理论着重阐明的问题是( )
① 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问题
② 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③ 生产资本的构成问题
④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 )
①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②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③ 资本主义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④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周期性 |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②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③ 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④ 揭示了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必然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面是萨伊、李嘉图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萨伊: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一种物品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它产品开辟了销路。一种商品生产过少,别的商品才会出现过剩;这一情况,市场会调节过来。因此,生产全面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会爆发的。
李嘉图:个人的生长过程是由青年而壮年,而老死;但是国家的发展过程却不如此。国家达到最旺盛的状态以后,再向前发展诚然可能受到阻碍,但它的自然趋势却是永远地继续前进,使它的财富和人口永远不会减少。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请对萨伊、李嘉图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