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0年新疆乌鲁木齐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有位教授曾用过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上述材料表明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 B.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C.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 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
孙家正所著的《文化境界》中有这么一段话: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做什么的?以文化人。这段话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B.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
C.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个人 | D.人是由文化创造而形成的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志愿者通过参加
博会的服务和组织工作,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思想,提高了自身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①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2010年3月28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闭幕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发贺信表示祝贺。回答问题。
贺信希望全体创作和演职人员认真总结《复兴之路》创作排演的成功经验,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里的文化是
A.专指文学、艺术类的相关成果或产品 | B.广义的文化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D.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
李长春在贺中说,要进一步发挥《复兴之路》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的长期教育和鼓舞作用,使之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能够独立存在 |
B.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离不开物质活动 |
C.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
D.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
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究品牌、款式,饮食讲究营养搭配、绿色健康等。对此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①经济生活水平是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
②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是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
③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同步发展提高
④没有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在受到政治力量影响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政治力量。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与政治这种关系的是
①某省发行2000万元的文化消费券,以扩大内需;
②加强网络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
④国务院出台振兴文化产业的相关规定;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多样,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如果是强势文化片面强调自己的优越性,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同化其他文化,这体现了
A.文化霸权主义 | B.文化的一元化 |
C.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 D.不同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
中国人见面会握手表示欢迎,而拥抱则是欧美人常见的见面礼节。造成这种交往差异的文化因素有
①价值观念的不同 ②风俗习惯和文化程度的差异
③不同的地区和地域 ④时代的差异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启示我们
A.文化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催化剂 | B.民族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
C.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 D.文化具有两重性 |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引起了人们精神的净化和升华,有利于提升中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 B.为人民服务 |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D.爱国主义精神 |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0年8月3日,中国丹霞被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A.精神的火炬 | B.情感的集中表达 |
C.消除文化的差异重要载体 | D.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回答问题。
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C.精神活动是物质活动的基础 | 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圆明园的兽首来源于我国的十二生肖传说,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这说明
A.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 B.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 | D.不同民族文化有相同的性质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长期发展的服饰文化。北方严寒多风雪,草原宽阔,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生,他们的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南方温热
多雨,生活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因天气湿热,需要袒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
薄。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的形成说明
A.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 |
B.民族文化是由一定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
C.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主要标志 |
D.服饰是民族精神的外在窗口 |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
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
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领域 | 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的民族性 |
C.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 D.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当地的历史中 |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回答问题。
哀悼日之所以定在8月15日是因为这一天是舟曲洪水泥石流死难者的“头七”之日。在这天哀悼逝去之人,符合中国民俗传统。下列对传统习俗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重要影响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为灾难中的死难者进行全国哀悼,这样做
①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②体现了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民生的关切
③可以形成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 ④贴近民族习俗和百姓心理,体现人文关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我们在电视上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孟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这说明C
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科学更优秀 | B.中国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学 |
C.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继承的重要性 | D.民族节日传播的重要性 |
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从2009年10月起,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开始举行,比利时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问题。
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举行,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消除两国文化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 B.鲜明的民族性 | C.鲜明的时代性 | D.明显的优越性 |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
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
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吸取营养,从而促进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表明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B.思想运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C.思想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D.思想运动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做出的巨大贡献。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与传承,使儒家学说千百年来为中国历朝所广泛尊崇。这告诉我们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②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信天游”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 “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问,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作者。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底层老百姓 |
C.只有直接产生于底层的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
D.文学艺术的创作是随意的、没有规律可循的 |
材料一: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其电影出口产值仅次于航空业,占据了全球电影市场80%的份额;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文化产业年产值占到了GDP的17%;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
材料二: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2010年4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答:
(2)联系材料二,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答 :
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
答:
2009年10月8日至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态的170多家传媒机构参加了峰会。会议发表了《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宣言希望世界各地媒体向全世界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各种形态媒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功能互补,共同发展。
⑴简述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
答:
(2)结合材料,说明各国媒体是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的?(11分)
答: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广东省应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
材料二: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文化活动标志的创作过程中,深入实际,广泛调研,搜集各类素材。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要建设充满活力的广东,应如何把握岭南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6分)
答:
(2)结合材料分析,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的?(10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