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 B. 2 C. 3.2 D. 4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 r B. 1.5 r C. 2 r D. 2.5 r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v1

B.v2

C.v3

D.v4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大量具有一定能力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力在此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侧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 nE的可能值为(

8435e5dde71190ef5f8ff958cd1b9d16fcfa60c4.png

A. n=113.22eV<E<13.32eV
B. n=213.22eV<E<13.32eV
C. n=112.75eV<E<13.06eV
D. n=212.75eV<E<13.06eV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1.jpg

A.

4V

B.

8V

C.

12V

D.

24V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OO`L`均为450。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OO`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1/v为单位)(

A.

B.

C.

D.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题:
(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
(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v2-v1v20-v10,v10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P点是平均位置,
M点是平均位置,
N点是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c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9m的金属球并排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0

201109171313371711876.gif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屏幕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去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在y>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出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周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与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

来源: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