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河南]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太阳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地一个独天得厚的位置上。据此完成1-2小题。
上述材料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C.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D.大气层的存在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B.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21年
C.太阳活动强烈会产生磁暴、极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等
D.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活动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太阳光线从右侧照射过来,读图完成1-2题。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当晨昏线从CD移向AB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南半极昼范围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始终不变 D.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40ºN)与南京(30ºN)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南京大于北京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南京大于北京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的能量来源是

A.太阳内部的化学反应 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C.太阳内部氢原子裂变成氦原子释放出来 D.色球爆发释放出来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元旦节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2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位于纽约(西五区)的华侨收看直播节目的当地时间为

A.10月11日20时 B.10月12日8时
C.10月13日7时 D.10月12日7时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扬州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9月23日 C.6月22日 D.国庆节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月22日这一天

A.太阳直射赤道
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C.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地球上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左偏,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赤道 B.23°26′N C.23°26′S D.20°S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

A.五带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D.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纬度相同的地方

A.气温高低相同 B.太阳辐射强度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长的是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指向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C.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D.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叫一个恒星日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杭州与北京相比,杭州的

A.自转角速度比北京大 B.自转线速度比北京小
C.昼夜长短变化比北京大 D.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3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26分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B.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C.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D.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唯一条件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传播速度慢,横波传播速度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通过气态物质
D.纵波传播速度随通过物质不同而变化,横波不变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D点的日落时间是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
(4)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这一天与A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
(5)从D 到C最短路线的行进方向是________。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京时间16时、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的纬度是2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C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其地理坐标是________,此日,昼长是________小时。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
(3)弧线AE两点之间的实际最短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8月2日,一个俄罗斯科考队从北极点下潜至海底,插上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插旗这一举动“宣示主权”的意味浓厚,引起同为环北极国家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等国的强烈反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各国争夺北极地区的主权,扩大北冰洋的领海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有关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北极地区是北半球的“寒极”
B.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我国北极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D.北冰洋的主权应为沿岸国家共同拥有

(3)上图中的洋流A名称是________。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____作用。黄河站是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考察站(位于78°55′N,11°56′E)请用M标在图中的相应位置。

来源: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