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西]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过A地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A.东南一西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南北

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交通 D.气候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各题。
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条件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水源条件

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D.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巴西(甲图)大豆产区在各州的分布示意图(乙图),完成各题。

图示大豆产区的地形

A.以高原为主 B.以山地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平原为主

图中所示的①至④州中单位面积大豆生产的土地租金
最低的,最有可能

A.① B.② C.③ D.④

巴西热带雨林遭大面积砍伐,产生的后果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自然灾害频发 D.酸雨增多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西部图,回答各题。

舟曲发生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震 ②地形崎岖坡度大 ③夏季多暴雨 ④土层深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舟曲这种自然灾害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建设土石方量大
B.不合理灌溉
C.破坏植被
D.城市建设规模大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极地投影图”,图中ACB线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数值是66°34′,据此回答各题。

图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为

A.春秋分 B.夏至
C.冬至 D.无法确定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6:00 B.8:00 C.12:00 D.18:00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在该日的影端运行轨迹(虚线)的是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各题。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图中所示箭头中间的边界属于

A.背斜沟谷 B.板块消亡边界
C.向斜沟谷 D.板块生长边界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各题。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

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

若图示为北半球的热力环流形势,不考虑摩擦力,c、d之间的风向为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若图示为中纬度环流,Q地位于大陆西部沿海。则Q地最有利发展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各题。

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东北风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盛行西风 D.潜水补给河水

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冬季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夏季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所谓的“人口红利期”指的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扶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这个时期是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回答各题。
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扶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扶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扶养比
D.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扶养比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C.城市化速度快 D.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不符合我国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例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各题。

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快的是

A.①湖泊 B.②河流
C.③河流 D.④河流

图中虚线是居民点M、N、P之间修建公路的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d D.a和c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渔船受到日本一艘巡逻船冲撞,并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中方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回答(1)~(3)问题。
(1)钓鱼岛成因属于____

A.珊瑚岛 B.火山岛 C.冲积岛 D.大陆岛

(2)读下图,上半部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下半部为沿该线作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海底地形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领土?

(3)日本妄图强占面积仅有6.344平方公里的钓鱼岛,根本意图是什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该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如下图,并完成(4)~(7)问题。

(4)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米。
(5)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
(6)据图文材料,宋代商船可能在冬季沉没,分析说明判断理由(从船头朝向、风向和洋流方面作答)。
(7)珠江三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见下图)

(1)据材料分析,甲乙两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6分)
(2)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明显的是哪个阶段?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3)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各地都要发展大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B.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
C.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城市空间布局以环状结构为主,以节省土地资源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2月11日,坎昆气候大会闭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 坚持节能减排等,取得丰硕的成果。
下表为全球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数字(2000年)

国家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国家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美国
19.8
日本
9.3
澳大利亚
18.0
丹麦
8.4
加拿大
14.2
中国
2.2
德国
9.6
巴西
1.8
英国
9.6
印度
1.1

(1)这些国家中,人均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前七位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这些国家中,哪些国家人均排放量相对少,但对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这些国家在人口、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04年6月份以来,从全国各地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延安各宾馆、饭店全部爆满。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1.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36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新高。

(1)根据上述资料,评价延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与延安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延安旅游的人数却多于河南,其原因是什么?
(3)试分析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