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龙清泉以30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以169公斤超该级别挺举世界纪录。如图所示,设龙清泉所举杠铃的总重为G,杠铃平衡时每只手臂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则他每只手臂承受的张力为

A. B.
C. D.G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
C.若将一正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若将一负试探电荷由c点移到d点,电势能增加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自由端位于O点,现用一滑块将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块未拴接)从O点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停止,如图所示。滑块自A运动到Bvt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L是直流电阻为零、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A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某时刻闭合开关S,通过AB两灯泡中的电流IAI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斜面上高为处的A点由静止滑下,滑至斜面底端B时,因与水平面碰撞仅保留了水平分速度而进入水平轨道,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在C点,测得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设物体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

A. B.
C. D.无法确定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阻R=22Ω,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输入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电流表的示数是1A D.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22W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二号卫星先后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嫦娥一号”在轨道I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嫦娥二号”在轨道II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100km。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A.“嫦娥二号”的运行速率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速率
B.“嫦娥二号”的运行周期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周期
C.“嫦娥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嫦娥一号”的向心加速度
D.“嫦娥二号”和“嫦娥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所携带的仪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L1L2L3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在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上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L1变亮,L3变暗
B.L2变暗,L3变亮
C.L1中电流变化量大于L3中电流变化量
D.L1中电流变化量小于L2中电流变化量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

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
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m/s2,小球质量m=0.2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4.99
4.48
3.9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    ▲   m/s;
(2)从t2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E p  =   ▲  J,动能减少量E k=  ▲  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 pE 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 p  ▲ E k (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实物图,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想描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0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I/mA
0
0.9
2.3
4.3
6.8
12.0
19.0
30.0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25 kΩ)
C.电流表(量程0-50mA,内阻约50Ω)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允许最大电流3A)
F.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G.开关,导线
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    ▲   ,电流表选用的是    ▲   (填选项字母)。
(2)请在图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I-U图线。
(4)若此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0mA,现将此发光二极管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还需串联一个阻值R=  ▲ Ω的电阻,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变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2)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别经历下图所示的三种变化过程,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     (选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在一个大气压下,1g水在沸腾时吸收了2260J的热量后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汽,对外做了170J的功,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水的摩尔质量M=18g/mol。则
①水的分子总势能变化了           J;
②1g水所含的分子数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选修模块3-4)
(1)关于声波和光波,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声波和光波均为横波
B.声波和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
C.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既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光波
D.同一列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2)一根长绳左端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O点,t=0时某同学使绳子的左端开始做简谐运动,t=1s时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则该波的周期T= s,传播速度v= m/s。

(3)如图所示为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图,一条光线平行于BC边入射,经棱镜折射后从AC边射出。已知∠A=θ=60°,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C.(选修模块3-5)
(1)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是            
A.+         B.+
C.+            D.+
(2)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最低能量为         
A.1.5 eV         B.3.5 eV           C.5.0 eV           D.6.5 eV
(3)一台激光器发光功率为P0,发出的激光在真空中波长为,真空中的光速为,普朗克常量为,则每一个光子的动量为   ;该激光器在秒内辐射的光子数为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AB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C点在圆心O的正下方,D点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COB=θ。现有质量为m的物块从D点无初速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离B点的最远距离。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且足够长的U型金属框架放置在绝缘水平面上,框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框架的宽度l=0.4m、质量m1=0.2kg。质量m2=0.1kg、电阻R=0.4Ω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框架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B=0.5T。对棒施加图示的水平恒力F,棒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当棒的运动速度达到某值时,框架开始运动。棒与框架接触良好,设框架与水平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m/s2。求:
(1)框架刚开始运动时棒的速度v
(2)欲使框架运动,所施加水平恒力F的最小值;
(3)若施加于棒的水平恒力F为3N,棒从静止开始运动0.7m时框架开始运动,求此过程
中回路中产生的热量Q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条形区域Ⅰ和Ⅱ内分别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均为0.3T,AA′、BB′、CC′、DD′为磁场边界,它们相互平行,条形区域的长度足够长,磁场宽度及BB′、CC′之间的距离d=1m。一束带正电的某种粒子从AA′上的O点以沿与AA′成60°角、大小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当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v0时,粒子在区域Ⅰ内的运动时间t0=4×10-6s;当粒子速度为v1时,刚好垂直边界BB′射出区域Ⅰ。取π≈3,不计粒子所受重力。求:
(1)粒子的比荷 ;
(2)速度v0v1 的大小;
(3)速度为v1的粒子从ODD′所用的时间。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