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浙江]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读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2题。

M城气温比周围气温高的原因

A.谷地、地势低 B.河流调节作用
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D.地热资源丰富

若图中有大河,请判断大河流向

A.由西向东 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 D.无法确定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是某群岛白昼长短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该群岛大致位于

A.66°34′N B.70°N
C.85°N D.85°S

该群岛上,七月份炊烟飘扬的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P、Q为某日晨昏线n与北半球某纬线m的交点,经度差为1200.已知此时W点的地方时为12点且此日以后W点将向P、Q的中点O移动,据此完成5~6题。

该日,P的夜长是

A.6小时 B.8小时 C.18小时 D.16小时

当W点与O点重合时,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A.570 B.170 C.430 D.00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7~9题。

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的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分布图,回答10~11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b两区域为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   ②a、b两地区养牛业都很发达
③c、d两地区的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   ④c、d两地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12~14题。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城市中,过程④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上海 B.鹿特丹 C.孟买 D.开普敦

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沿岸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③洋流附近形成热带荒漠景观
D.④洋流属于风海流,是东亚和北美太平洋间最佳航线

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16~17题。
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A.A、B、E、F       B.A、B、C、G       
C.C、D、E、F       D.B、D、E、F
E洋流沿岸流经地区气候类型依次分别为

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8~19题。

图示区域位于

A.非洲西海岸 B.北美洲西海岸 C.南美洲西海岸 D.欧洲西海岸

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受低气压控制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中的四个地点有三个位于我国,读四地的部分气候资料,回答20~22题。
四个地点中,不位于我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关于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濒临海洋,所以①地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大
B.表中②地年降水量小的原因是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表中③地夏季多雨的原因主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D.由于海拔高,故④地气温年较差较大

关于四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是雨热同期
B.②地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C.③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D.④地应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据此回答23~25题。

此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积雪融水

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此河流水位高于58米时可通航,据图判断通航时间大约有

A.210天 B.240天 C.300天 D.366天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随日期变化图,(设黑夜太阳高度都为0°)回答26~28题。

该地的纬度为:

A.60°N B.65°N
C.70°N D.75°N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日期该地出现极昼现象
B.②日期表示北半球夏至日
C.③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白昼④日期比③日期长

当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等于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其持续的时间大约2个多月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D.其持续的时间大约4个多月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9~30题。

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1100年
C.公元1100~1300年 D.公元1300~1800年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湖泊沼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湖泊南北部湖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从内力方面简述大高加索山脉的形成。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摩洛哥有“北非花园”之称。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位于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右上图是该某地区图和K港口气候资料。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东南部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请分析原因。
(2)根据表格资料,简述K港口冬季的气候特点,并详细分析其成因。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罐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来源:2011-2012学年杭州求是高复高三11月份月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