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   )
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②高温煅烧石灰石
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          ④焦炭充分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只有④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3月11日,沪宁铁路丹阳段施工工地由于残留的铝粉爆炸造成严重伤亡事故。下列关于铝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粉和铝块的组成元素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B.上述资料说明铝粉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
C.铝粉在空气中爆炸的产物是氧化铝
D.生活中,常用铝粉漆对铁制品进行防护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陔心筒。其中钢属于(   )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 D.复合材料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有导电性
C.能和稀硫酸反应 D.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巨大,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钢铁锈蚀的实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钢铁差
D.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锈蚀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Ag B.Fe C.NaOH溶液 D.HCl溶液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金 C.银 D.铜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镁 B.银 C.铜 D.铝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甲>丙>乙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Y盐溶液
Z盐溶液
Ni



Mn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泰州市) 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够和稀盐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A.Z>Y>X B.X>Z>Y C.Y>X>Z D.Y>Z>X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人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甲能产生气体;将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A.Zn、X、Cu B.Cu、X、Zn
C.Zn、Cu、X D.X、Zn、Cu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SO4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

A.仅有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下图)。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 一定正确的是:(   )

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
B.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C.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
D.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等质量的金属A、B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析图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A、B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    )

A.反应速率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金属的活动性A<B
D.A、B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4g由Cu和另一种金属形成的混合物,将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0.2g氢气,则另一种金属是(   )

选项
A
B
C
D
Ag
Zn
Fe
Mg
金属活动性顺序
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弱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
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Ag+、Cu2+、Zn2+、Fe2+
B.滤液中一定含Fe2+,可能含Zn2+
C.滤液中一定含Fe2+ ,Zn2+,不含Cu2+,Ag+
D.滤液中一定含Zn2+、Fe2+,可能含Cu2+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6 金属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