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北京]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图1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1—3题。

甲河流ab段流向为        (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西南向东北

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该区域                                (   )

A.地形平坦 B.降水充足
C.结冰期长 D.水量稳定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货轮8月中旬从挪威希尔克内斯港出发,沿图2所示航道航行,于9月中旬抵达中国连云港。读图,回答第4—7题。

若货轮在世界时06时到达,北京时间为(   )

A.02时 B.08时
C.14时 D.18时

希尔克内斯港                      (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无极昼、极夜现象
C.终年受到暖流影响
D.所在区域多硬叶林

选择此时段航行,主要是由于        (   )

A.海上风平浪静易通航
B.货轮停靠的港口较少
C.北冰洋海域昼短于夜
D.气温较高使海冰融化

货轮抵达时                                                          (   )

A.连云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B.黄河输沙量处于下降阶段
C.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 D.江南水乡居民准备赛龙舟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3为某月90°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第8—11题。
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甲地在该月盛行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甲地该月的气候特征是       (   )

A.寒冷干燥 B.酷寒烈风
C.温和湿润 D.高温少雨

图示经线可穿越            (   )

A.乌拉尔山 B.印度洋
C.热带雨林 D.新西兰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4为欧洲中纬度地区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14题。

甲地(   )

A.以侵蚀作用为主
B.可发展为大城市
C.农作物一年三熟
D.易遭受洪涝灾害

该流域内(   )

A.甲乙聚落间以水运为主
B.乙地公路沿等高线分布
C.丙渡口建在河流的左岸
D.丁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实时监测林地火险的最佳手段是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人工巡视 D.丁地设瞭望塔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5为中国西南地区晴天出现频率(%)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5~17题。

由图可知,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是(   )

A.横断山区
B.四川盆地
C.湘西北地区
D.黔东北地区

①地7月晴天出现频率

A.小于、等于20
B.大于20,小于25
C.大于15,小于20
D.大于20,小于40

②地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
B.冷空气控制下,水汽较丰富
C.受西南季风影响,云量较多
D.受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扩散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武陵源群峰。读图,回答下题。

该景观(   )

A.因冰川侵蚀形成
B.具有永续性的特点
C.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林
D.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欣赏“千峰竞秀”的武陵源,应(   )

A.洞悉其文化定位 B.探究其科学价值
C.选择适当距离俯瞰 D.置身其中感悟意境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甲地成功发射。通常航天发射基地建立应考虑气候、地势、地球自转速度、交通、人口密度和安全性等条件。读图7,回答第20、21题。

甲地作为航天发射基地主要因为(   )

A.地处热带,气候条件适宜
B.自转线速度小,节省燃料
C.靠近沿海,符合安全需要
D.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

乙地主要自然灾害有        (   )
①飓风   ②泥石流
③冻害   ④火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8为澳大利亚沿28°S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第22~ 24题。

图中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B.从东到西多为热带草原
C.东岸比西岸年降水量大 D.东西沿岸自然景观相似

图中①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

A.自给自足 B.农产品商品率高
C.刀耕火种 D.劳动密集型农业

图示海域              (   )

A.两岸洋流性质相似 B.西侧洋流能降温减湿
C.两岸洋流流向相同 D.东侧洋流能形成渔场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9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5~27题。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沼气池、畜牧场、耕作业
B.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
C.耕作业、畜牧场、沼气池
D.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

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草原 D.南方低山丘陵

图中所示生态农业体现出        (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10,回答第28~30题。

黄河金三角地区(   )

A.包括晋、秦、鄂三省
B.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
C.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位于中国地势一、二阶梯交界

该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环境优美
②能源丰富   
③内河航运发达
④亚欧大陆桥经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作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区      (   )

A.资金雄厚 B.技术先进 C.市场广阔 D.劳动力丰富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1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第31~33题。

该地区位于                                                          (   )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   )

A.自然灾害多发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C.农业投入不足 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4月,金砖国家第三次峰会在中国海南省三亚举行。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读下表(数据为2010年),回答第34~36题。

表中序号代表的国家是          (   )

A.①—印度 B.②—俄罗斯 C.③—巴西 D.④—南非

金砖国家中,人均GDP最低的是          (   )

A.中国 B.南非 C.印度 D.巴西

金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

A.资金雄厚 B.气候优越 C.技术先进 D.资源丰富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2表示甲、乙两地的城市化进程,正确排序是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三江源、黄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海南岛热带雨林等地区主体功能定位。据此回答第38—40题。
中国资源与环境的特点是        (   )

A.矿产资源丰富,集中于西北部 B.水资源总量较多,南方多于北方
C.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差异不大 D.耕地分布不均,东部低于中西部

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   )

A.西南地区荒漠化进程较快 B.长江以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
C.地下水开采农村超过城市 D.水土流失程度南方大于北方

三江源、黄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海南岛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依次为(   )

A.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
B.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C.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
D.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力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左图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左图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
(3)据右图信息,比较左图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北部,自秦汉以来,历代凿渠引水,发展灌溉农业,素有“塞上江南”、“西部粮仓”的美誉。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文资料,分析古代“塞上江南”的成因。
(2)与银川市相比,概述青铜峡市服务功能的特点。
宁夏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气温较低,水源缺乏。人口呈现由南向北、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趋势。
(3)说出影响宁夏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宁夏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
(4)指出宁夏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并比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积温是指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图16为中国局部地区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郑州到北京积温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描述①地积温数值范围,并分析其原因。
(3)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从气候角度评价该区小麦的生产条件。
(4)指出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布瓦凯市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科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只靠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有近100万人缺水。
(3)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
科特迪瓦北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4)指出当地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8为某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区域滑坡、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011年11月28日,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桐子林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该区域电力输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分析图中虚线圈所示区域具有较高游览价值的原因。
(4)从气候、水文和生物角度,概述拉市海湿地的生态效益。

来源: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