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福建]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下列4组物质:①Mg、O2、N2、NO;②NaOH、Na2CO3、CH4、KCl;③H2CO3、H2SO4、NH3·H2O、H2SiO3;④CaO、SO2、CO2、SiO2.从物质的基本分类看,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这4种物质分别是(     )                                    

A.Mg、Na2CO3、H2CO3、CaO B.O2、NaOH、H2SO4、SiO2
C.NO 、CH4、NH3·H2O、 CaO D.NO、KCl、H2SiO3、 SO2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B 用SO2漂白食品
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
D 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够用来鉴别BaCl2 、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8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所含分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分子
D.常温常压下,1.6克甲烷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易溶于水
B.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
C.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
D.NaOH溶液通常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性比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作干燥剂。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H3 B.(NH4)2SO4 C.Cl2 D.CH3COOH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的MgCl2 B.75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D.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来水常用Cl2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AgNO3 B.FeCl2 C.Na2SO3 D.AlCl3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最不易变质的是 (   )                      

A.过氧化钠 B.硅酸钠溶液 C.纯碱 D.亚硫酸钠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SO4→ SO2 B.Zn→ Zn2 C.H2→H2O D.Cl2→Cl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1735Cl、173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实验室制备Cl2,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D.液氯属于混合物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在MgCl2 AlClCuCl2 FeCl3 NH4Cl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氨水 B.AgNO3 C.浓NaOH D.NaCl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Fe            ②NH4HCO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A.①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0.5 mol H2O的质量为       ,其中含有    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
(2).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③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不考虑反应),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1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经如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D,,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为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为强酸。
①D的化学式是           。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        而污染了环境。
③ D的浓溶液在加热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B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还原产物为             反应中每生成1mol B气体,转移       mol电子。
(2)若A为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D为强碱
①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属于”、“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18.4 mol·L-1的浓硫酸来配制500mL 0.2 mol·L-1的稀硫酸。
(1)所需仪器除了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量筒外,还需要哪个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2)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 。现有①10mL ②50mL ③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当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
C.配制溶液时,把量好的浓硫酸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
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②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
成实验装置:(提示:在验证CO2之前须先除尽SO2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14分)右图中,A为空气中常见的气体单质、B、C、E是金属单质,D为非金属单质。已知:①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E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②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F、G、H、I的化学式
F           G            H           I         
(2)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3)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1.6g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的铜粉的质量为:    
(提示 :2FeCl+  Cu ==2FeCl2+ CuCl2);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