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2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大分子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B.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 |
C.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 |
D.生物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
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5种 |
B.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果糖 |
C.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
D.组成脂肪中的氢与氧的比值比糖类中的高 |
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用研磨法 |
B.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利用荧光标记法 |
C.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 |
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肽键可以表示为一CO--NH一或者一NH—CO— |
B.胰岛素分子的两条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
C.一个链状十肽分子比—个环状八肽分子多一个肽键 |
D.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肽键数等于所失去的水分子数 |
右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砖红色反应 |
B.c可代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C.①可能与机体免疫、体液调节等功能有关 |
D.细胞吸水膨胀时③的厚度变小,可说明③具有选择透过性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在核糖体中合成 |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
C.酶既能在细胞内起作用也能在细胞外起作用 |
D.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下列物质与其作用的对象不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 B.载体与其转运的离子 |
C.ATP与其参与的生理过程 | D.鸟嘌呤与其配对的碱基 |
关于细胞呼吸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过程不需要氧气,因而其反应过程不属于氧化反应 |
B.丙酮酸只有在线粒体中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 |
C.水稻长时间水淹导致烂根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
D.蔬菜、水果贮藏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保鲜保质效果最好 |
右图表示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该过程
A.不受温度影响 |
B.必需线粒体供能 |
C.不存在特异性结合 |
D.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
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缩小 |
B.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坏死现象 |
C.细胞的癌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常与多个基因有关 |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均在细胞核中完成 |
B.①②③④⑤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C.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存在①②③④⑤的过程 |
D.在②过程中,DNA的遗传密码决定RNA的碱基序列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
A.离子进出神经元 | B.膜的转移和融合 |
C.线粒体活动加强 | D.神经递质跨膜运输 |
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 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 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让F1雌雄相互交配,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则F2代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精子:R:r=3:1 |
B.卵细胞:R:r=3:l精子:R:r=3:1 |
C.卵细胞:R:r=3:1精子:R:r=1:1 |
D.卵细胞:R:r=1:l精子:R:r-=:l |
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A.果蝇在25℃突变率最高 |
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
C.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 |
D.果蝇的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与突变率有关 |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会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的酒精 |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
B.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
D.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颤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B.高等植物细胞内能进行产酒精或乳酸的生理过程 |
C.衣藻的光合作用及有氧呼吸产生ATP均在膜上完成 |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DNA复制与转录 |
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细胞的有丝分列与减数分裂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②共同进化既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③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④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A.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 |
B.分泌蛋白合成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 |
C.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
D.生物进化时,变异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
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倍体植株的培育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
C.紫外线处理萌发种子可以诱发基因突变,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
D.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中,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
Br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其染色体的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含有BrdU |
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含有BrdU |
C.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含有BrdU |
D.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含有BrdU |
在调查某种遗传病的过程中,发现某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Ⅲ—Ⅰ患该病的概率为O |
B.Ⅰ—1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
C.Ⅱ—4不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
D.Ⅲ—3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
右图表示生物体中某生理过程模式图,正确的是
A.酶2的作用是催化氢键的形成
B.秋水仙素会抑制C与D的分离
C.A链彻底水解的产物为4种脱氧核苷酸
D.A链与B链中(A+T)/(G+C)的比值相同
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足够多)数量比见下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
B.组合—子代中杂合白茧黑蚁所占的比例为1/8 |
C.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白茧黑蚁的基因型相同 |
D.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
下图中字母表示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
—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碗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一(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①发生了隔离 ②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发生了自然选择
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④⑤ |
右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肌糖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①中 |
D.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5小时葡萄糖的移动方向是③→②→① |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下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给动物注射患某病痊愈后的动物血清提取物——物质甲,此动物对该病具有了免疫能力。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乙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 B.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
C.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
下图为细胞的各种结构示意图(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欲从细胞中分离出图中各种结构,常采用的方法是 。
(2)图中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有【 】,构成这些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这些膜结构中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的有【 】。
(3)含有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 】。
(4)雌性激素的合成场所主要是【 】。
(5)在观察活细胞中的d结构时,常用 进行染色。
某同学将8株有20片叶片、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检测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以测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实验及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编号2、4、6、8四组实验组合,所研究的课题是: 。若只利用2号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改变温度条件,能否达到该实验目的?为什么?
(2)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真光合速率。由图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区间为 。
(3)天竺葵在10000Lx光照条件下,温度由20℃升到30℃过程中,主要影响其光合作用的 阶段,在30℃时若突然撤去光照,则短时间内合成C3的速率会 。
下图1表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I—V未按分裂顺序排列),图2表示细胞分裂示意图(部分染色体)。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c柱表示 。
(2)据图2分析,A、C图像分别对应图1中的 时期,A所示的细胞有 个染色体,B细胞中1、2染色体所含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
(3)图1表示的数量关系中, 时期对应的细胞内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4)一对夫妇,妻子表现正常,丈夫色盲,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色盲的儿子。可能原因是父亲产生精子时图1中的 时期发生异常,该变异类型称为 。
报春花的花色有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A与B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1)报春花的黄花植株基因型可能是 。
(2)A基因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报春花的花色(黄色)。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花品种,某同学用纯种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先选择基因型为 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自交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F2中开黄花与开白花的植株之比为 。
②F2中开黄花的植株自交得F3,F3中开黄花的纯合子所占比值为 。
③若F2中开白花的植株自交,后代花色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基因型有 种。
(4)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欲在短期内培育大量开黄花的可育纯种,最佳育种方法是 。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不摘除此器官。
(3)向A组小白鼠注射适量的一定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小鼠注射 。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观点 正确;
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另一观点正确。
(三)现科学家已证实,观点二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下丘脑细胞膜上含有识别 的受体,此受体不能与TSH结合,说明受体具有 性,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 的功能。